做不懈进取的勤学者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当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与领导岗位相匹配的能力水平。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忙里偷闲学,如饥似渴学,不断增加知识涵养、提升专业能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加快知识更新。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好学之人、善学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重视学习,还专门阐释过读书的“三重境界”。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还会误事。要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国史党史、党章党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有益于增长才干、增加涵养的知识,把自己武装得更加强大、更有实力。
加强实践锻炼。领导干部学知识、懂理论,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提升能力、干好工作。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有的同志说,坐在办公室里想想都是困难,到基层看看全是办法。这话很贴切、很有道理。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善于创新创造。领导干部如果抱着“过得去”“不犯错”的想法,遇事依惯例、循旧例,那就是一个庸吏、俗吏。尤其是作为先发地区,碰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模板可以借鉴、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跳出思维定式,摆脱固定模式,勇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努力创造一批领先全省全国的新鲜经验。
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群众的分量最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详细记叙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往事,《习近平在正定》系列采访实录记叙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的工作点滴,里面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心系群众、为民办事的情形十分感人。我们一定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博大质朴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实办好为民造福的各项工作,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对待群众的感情要真。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才能有多重;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群众对我们的感情才能有多深。我们一定要经常感念百姓之恩,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群众,像办好家事一样为群众办事,用真心实意换来群众的真诚拥护。
深入群众的步子要实。老百姓最喜欢干实事的干部。无论是下基层调研走访,还是接待群众上访,都要坚持求真务实,察实情、谋实策、出实招,真心实意听取群众意见,雷厉风行解决群众困难,决不能点个卯、表个态就完事。
服务群众的工作要细。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我们既要登高望远,观大势、把大局、谋大事,也要眼睛向下,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认真办好老百姓天天有感的民生实事。特别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求助的事情,要少解释、多解题,不推诿、马上办,真正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
发动群众的方法要新。现在一些干部最大的能力短板,就是不会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交流,开口就是一些官话、套话,群众表面上点头称是,实际上连听都不想听。要善于学习掌握老百姓的语言,多讲家常话、实在话、明白话,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让群众认同我们的决策、支持我们的工作。
做一身正气的清白官
清白为官、廉洁奉公,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从政的基本底线。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主动对标道德高线,坚决守住法纪底线,树立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脑中防线要绷紧。思想上“短一寸”,行动上就会“松一丈”。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堕入腐败的深渊,首先是思想出了问题。思想问题多种多样,但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规矩意识,明明知道不应该、不允许,却还以身试法、知法违法。要切实增强敬法畏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越雷池半步。
手中权力要用好。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行使能够造福人民,滥用乱用就会祸及人民、伤及自身。要牢固树立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手中的权力,把好用权的“方向盘”,系好廉洁的“安全带”,始终做到依法用权、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决不能让权力冲昏了头脑、蒙蔽了心智、错乱了行为。
家中亲友要管牢。严管就是厚爱,这对家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把亲情关,加强对配偶子女的教育管理,切实做到爱家有度、治家有方。同时,要牢记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主动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对那些别有用心的所谓“朋友”一定要当断则断,不能优柔寡断,不能成为他们拉拢、腐蚀、围猎的对象。
胸中正气要充盈。胸中有正气,才能抵御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坚决抵制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努力做到怀德自重、洁身自好、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作者系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