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二三线城市如何留住人才

核心提示: 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三线城市如何把人才留住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解决二三线城市人才流失问题应发挥中央政府调控作用,做好人才引流工作;城市也应从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入手,践行“我们”理念,鼓励人才参与城市建设,爱上这座城市。

【摘要】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三线城市如何把人才留住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解决二三线城市人才流失问题应发挥中央政府调控作用,做好人才引流工作;城市也应从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入手,践行“我们”理念,鼓励人才参与城市建设,爱上这座城市。

【关键词】人才资源  人才流失  宏观调控  多元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愈加突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与其它城市经济差距较大,不利于中国经济平衡发展。西北地区人才储备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国平均值。正是由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富裕地区人才拥挤,贫困地区人才缺失,地区收入差距加大。受“马太效应”影响,如果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格局被进一步强化,二三线城市人才流失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负面因素。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贫困地区引进人才

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消除经济发展隐患,政府应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找准着力点,对症下药。满足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是留住人才的前提,政府需发挥引领作用,督促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完善地区基础设施,满足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实现人才资源合理分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政府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确保贫困地区资金、技术引流工作正常开展。资金与技术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人才不流失的基本要求,为此,中央政府应加大二三线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提高地区“硬实力”,为留住人才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引导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相同产业二三线城市竞争力明显低于北上广等城市,人才为前途着想必然涌向大城市,造成其他一些地区人才缺乏。特色产业发展是留住人才的突破口,其具备的异质性确保人才的黏着性,借助专业人才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吸引一线城市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再次,发挥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与市场双重调控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受市场与政府两个主体调控,政府应依据市场人才资源基本情况开展人才资源配置工作,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借助市场环境掌控经济发展方向,防止人才流失失衡。最后,培养优秀本地人才,丰富地区人才储备。二三线城市应重点培养专业特色人才,促使人才完全融入地区城市生活,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降低人才流失频率。

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均衡发展为荣,扎根于本地区经济建设,为缩小一线城市与家乡城市经济差距奉献青春;鼓励东南部城市高校人才参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促使中国人才资源合理分配。

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构建人才宜居生活环境

“抢人大战”是2017、2018年一道别致的“风景”,各个城市通过送补贴、送户口等优惠措施达到招揽人才的目的,但空前的优惠政策力度并没有受到高校大学生青睐,70%的大学生认为该类政策缺乏吸引力,不足以改变原有决定。由此可知,借助补贴、户口等形式引进人才模式是不可行的,无法达到使人才长期服务于本城市的目标要求。二线城市虽吸引部分北上广城市人才,但真正留下的人才只是少数,多数又“逃回”一线城市。

送补贴送户口达不到留下人才目的的原因出现在哪里?时代发展促使公民消费观念与生活需求发生转变,要留下人才既应满足其物质需求,也应满足其精神需求。送补贴与送户口只能够满足人才物质需求,确保人才生活舒适、安逸,但当人才需求机遇,渴望“进步”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仅靠物质则无法满足其需求,人才流失也成必然。为此,地方政府应从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方向入手,构建人才宜居生活环境,能够满足人才追求进步的发展要求,实现留下人才目标。

解决二三线城市人才留住与引进问题必须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在满足人才物质需求基础之上加大对人才精神需求研究力度,解决人才情感问题、尊严问题、自我价值实现等问题,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的过程是复杂的,既需要中央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也需地方政府提高对留住人才的重视力度,构建宜居社会环境,减少地区人才流失,引进一线城市人才,解决中国人才资源分配失衡问题,消除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隐患。

提升城市文化底蕴,践行“我们”理念

“我们”理念强调城市居民能够完美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城市建设,爱上这座城市,与城市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例如,杭州始终践行“我们”理念,城市凝聚力促使城市居民学习、生活、工作在杭州,成为“新杭州人”。杭州落实“我们”理念,构建人才宜居环境主要是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梦想创业基地,提供创业基金与先进技术帮助高校毕业生将理想变为现实,吸引大学生人才加入杭州创业平台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组成多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深了人才对杭州的深厚感情。第二,建立充满人情味的公共食堂,让城市居民借助饮食文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勾起美好回忆与未来向往,和睦邻里关系,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第三,打造温馨、实惠的居住环境,以成本价格向专业人才租赁房屋,缓解就业人才生活压力,使其将更多的心血付诸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减少由于生存压力大而产生的人才流失现象,把人才留住。第四,成立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定期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如全民读书日、全民敬老日、全民体验日等,引导城市居民参与社会活动与城市建设,感受到自身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自己能够为社会奉献感到骄傲自豪。第五,组织召开国际论坛,探讨城市和谐发展道路,汇聚不同城市人才,为城市人才引进做好准备工作。不少外来人才进入杭州就被其深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爱上杭州生活,渴望在杭州实现理想抱负,体现自身价值。杭州践行“我们”理念的五项措施不仅实现了将人才留住的目标,也招揽大量外来人才参与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二三线城市把人才留住的最大困难源于城市经济产业落后,人才发展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其多元化需求,杭州也存在该类问题。但杭州开辟新的解决方法,着力于城市文化建设,用文化弥补经济短板,突出自身优势,以达到留住人才与吸引人才的目的。其它二三线城市应借鉴杭州留住人才的做法,用长板弥合短板,提升城市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城市,践行“我们”理念,以人为本,为人才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丰富地区人才储备,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留住人才既要留人,也要留心。解决人才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减少二三线城市人才流失,应发挥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鼓励支持创业型人才参与城市建设,解决城市人才缺乏难题,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地方政府也应提高对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的重视力度,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人才流失原因;另外,二三线城市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升文化底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感受到被尊重与温暖。总而言之,把人才留住必须多管齐下,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好人才资源分配问题。

(作者分别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江苏理工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林晓玲:《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的“多维”架构》,《教育评论》,2018年第3期。

②杨明海、张体勤:《管理类、技术类人才留职倾向与激励效应的比较研究——基于SHGK公司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责编/姜成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橙涔]
标签: 三线   人才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