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等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体制保障。
创造性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战略目标。
创造性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等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认识,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工作主线。
创造性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为推动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互动发展提供了正确抉择。
创造性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必须正确处理稳和进的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精准度;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坚持底线思维,充分考虑困难和问题,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发扬钉钉子精神,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坚决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等等。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方法论。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根本立场、政治保障、制度基础、主题主线、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内外关系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广阔道路。
三、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的新飞跃
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依据、改造世界的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全新的视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勇敢地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握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新时代新实践,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既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内涵上不断改革创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最根本的是深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们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重要规律性认识。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提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经济学说,并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思考,也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思考。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如何正确认识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促进市场经济更加公平更有效率地发展,如何推进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回答,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指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思想的创立,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指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而且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人类探索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