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力,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  文化引领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生产模式给乡村传统发展模式带来了冲击,现代化的商业逻辑也消解着传统的乡村文化。许多乡村不仅丧失了青壮劳动力,陷入发展困境,更面临文化枯竭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是重点。文化引领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更可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演进而来的,乡村文化是其重要构成。亲亲相爱、敬老尊贤、邻里和睦、相互帮扶,这些在乡村热土中生根发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形象,更成为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行为规范。在讲公德、重私德的社会氛围中,“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平和温馨画面在乡村地区成为日常,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和善友爱场景在传统农业社会举目可见。所以,即使缺少自上而下的管制,乡村的农业生产、文化教育依然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当历史的车轮驶向近现代,传统的乡村组织逐渐被打散,新的生产方式取代小农作业,以西方文化为首的多元文明席卷乡村,结果是乡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的自我演进逻辑被打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乡村,沉寂已久的生产潜力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新政策激活,乡村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但当改革开放的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后者在虹吸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之余,也将商业逻辑传向乡村。利益至上的观念冲击着敬老尊贤、守望相助的固有价值,传统文化的养分在乡村渐渐衰败。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地区与城市在生产水平、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各领域不断扩大的鸿沟。

为此,应多管齐下,发挥传统文化引导力。均衡城乡发展,激发农村活力,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重拾传统文化价值乃关键所在。农村地区若想创新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必须凝聚人心、携手并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亲亲相爱、守望相助的传统社会环境已经被各种不良思想文化影响。重拾传统文化价值、发挥优秀文化引导力,成为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建设的重点。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并将其视为精神宝库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实物与场所。在绵亘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广大乡村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形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戏曲舞蹈,到神话传说;从手工技艺,到中医典藏,吸吮着中国人创造活力与历史养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乡村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善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可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劳动者创造力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乡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机活力。作为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与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乡村地区具有极高的参与度,也带给乡村居民精神文化享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乡村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是丰富广大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改善乡村精神文化风貌,凝聚人心、共谋发展。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为乡村群众致富提供了新渠道。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地区产业模式单一且落后,生产投入大、附加值低的问题突出,影响农民收入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制约着乡村地区的整体发展进程。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要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创新发展道路,扭转乡村陈旧的发展模式,其中产业创新至关重要。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价值。而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特色化、集群化的产业类型,能够为村民提供致富渠道,适应乡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需要扭转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落后的现状。经济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的迭代更新,各种休闲广场、电影院、体育馆、文化馆拔地而起,但不少乡村地区却成为“文化沙漠”,传统文化价值不断流失,现代的文化服务设施却跟不上。

由于财政收支方式的局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缺少足够支持,软硬件设施与城市的差距日渐扩大。今后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分配模式,尽量向乡村地区倾斜,让有限的文化教育类财政投入,发挥最大化的效果。应率先将政府财政投入到乡村地区基础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造之中,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精神文化需要的状况。与此同时,落实乡村文化服务的主体责任,挑选有能力、负责任的文化骨干服务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确保政府财政得到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滞后于城市,首当其冲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政府与企业要花大力气加强乡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较短时间内补足乡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短板,为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复兴筑牢基础,也助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完善乡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注重乡村地区文化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增加资源投入,传承和发扬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二,加大资金投入,兴建乡村图书馆、电影院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类型多样的文化活动场地。

单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也不符合经济运行的市场化逻辑。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之余,需要充分发掘社会多元资本的活力,引导有责任心的大型企业以及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事业。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为主,企业和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为辅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新格局。引导多元资本投入乡村文化建设,不仅补足了政府财政的短板,也创新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更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许多例子表明,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的企业,也助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了乡村地区的产业类型,为乡村经济转型和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为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山西财经大学2016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微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2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瑶:《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中盛情绽放》,《中国文化报》,2018年4月2日。

②王红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人民论坛》,2018年第7期。

③张祝平:《乡村振兴 战略之举》,《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振兴   乡村   途径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