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不忘初心,追寻红旗渠精神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十万普通百姓以开山者的姿态,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历时十年凿壁穿石,硬是在巍巍太行山上修建了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之颠。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2018年春节刚过,江苏省残联机关党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搬到了红旗渠干部学院,这也让大家与红旗渠有一次“零距离”接触。

抬头往上看,是壁立千仞的悬崖;低头向下望,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伫立渠堤,四周远眺,危峰兀立、山石险峻,欲展翅腾飞的“鹰咀山”、崖峰刺天的“虎口崖”,让人们对那段历史和创造他的人民群众肃然起敬。

红旗渠就像太行山上流传的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一样传奇,渠水悬在半空,浑浊的漳河水从太行山腰静静流淌。

遥想半个世纪前,林县人民仅凭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696.2万立方米,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多大的气魄、多大的毅力。纵使在有着现代化大型设备的当今,也很难想象建成这样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此刻,只有伟大、震撼、信仰、无悔、永恒……这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词汇在心里头顿生,在脑海中跳跃。

梦想铸铁骨,壮志撼山岳。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观看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和话剧《红旗渠》,学唱红旗渠经典歌曲,聆听《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专题讲座,不断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英模事迹感染着、震撼着。十年建设过程中,有81人牺牲在红旗渠工地上。吴祖太,毕业于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科班出生,明知隧道可能塌方,仍然坚持进洞查看,再也没能走出来;任羊成,在千百米的悬崖绝壁上排险除石,曾到“阎王殿”报过名;李改云,临危不惧,面对岩石塌方,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张买江,接过父亲的担子,12岁踏上红旗渠建设之路……十年功力、十年艰辛、十年追梦,林县人修建红旗渠付出的是汗水、鲜血和生命。

红旗渠始于悲壮,终于辉煌,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史的一个精彩缩影,它蕴涵很多符合时代、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精神:当年林县县委决心从境外引水,革新施工技术,借力借势解决物资匮乏等问题,体现勇于创新精神;修建过程,面对各种怀疑、压力、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考验,以杨贵为班长的党委班子,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不容许我眼睁睁看着地里长不出庄稼,十几万人要翻山越岭挑水吃,如果有错,责任在我”,体现勇于担当精神;截流漳河、征服石子山、凿通青年洞等堡垒战,处处彰显苦干实干精神;修渠过程中,所有党员干部参加第一线的劳动,任务只能超额,不能拖欠,体现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

十年艰辛的漫漫修渠路,体现的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的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红旗渠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今,在生活更加国际化、价值观更加多元的时代,红旗渠就像一个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符号,高悬在太行山上,让人仰望,带给人精神力量。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红旗渠”要去修建、去攻克。残联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实现这一目标,也将面临着许多“悬岩陡壁”,需要穿越许多“青年洞”。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红旗渠精神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信念、“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胆魄、“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的闯劲、“实干苦干”的作风、“钉钉子”的精神,将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执着坚守精神家园,激励着人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续航人们的使命担当,激励着人们迎难而上、纵深进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红旗渠   初心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