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前沿理论 > 正文

再启历史新局的时代担当(2)

——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看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

如同硬币的两面。发展提升了人民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凸显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区域不平衡、领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既是无法选择的国情所致,也是与发展阶段相伴生的“成长烦恼”。

从一个贫困人口众多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几百年的时空被压缩在几十年的坐标之内,必然呈现传统痼疾、时代矛盾叠加交织的局面。

马克思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河北张家口,这座紧邻北京的城市,所辖区县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占比超过六成。

繁华都市与贫困乡村“比邻而居”。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一些地区对农业农村发展重视不够,优势资源过于向城市倾斜。

如果说一些地方发展的重心倾向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发展理念的偏差则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苍茫雄浑的祁连山,近年来承受“千疮百孔”之痛,西北生态屏障伤痕累累。

问题背后,是一些地方发展理念之殇:注重GDP政绩导向、忽视社会全面发展,注重追求显绩、忽视久久为功……

问题背后,还有体制机制的羁绊。

国家博物馆玻璃展柜内,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109枚行政审批公章被永久封存。这里的每一枚公章都曾是一道通往市场的“关卡”,牢牢束缚住企业与市场的活力。

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才能还市场更大生机。

问题背后,更难的则是对“变”与“不变”分寸的把握。

变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不变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最精辟的结论——

“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说,在不变中,又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这就是发展的唯物论,也是矛盾运动的辩证法。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