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太行深山区里的脱贫致富强音

——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

车谷砣村位于灵寿县西北部深山区,海拔1800余米。2014年,在村支部书记陈春芳的带领下,车谷砣村实现了整体脱贫。本期的《“两会”国是厅》特地邀请到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来讲述车谷砣村脱贫致富的故事。

 

人民论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贫困县全体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您曾经也提到,“农村致贫的原因不仅因为缺钱,更是因为缺少志气、智慧”。请问,车谷砣村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帮助村里百姓实现脱贫致富呢?

陈春芳:村民脱贫致富最大的难题不是缺钱,而是一些党员在脱贫工作中缺少责任感、缺少成就感、缺少自豪感,缺少脱贫致富的“魂”。有些村民也不是主动的去脱贫,而是被动的等待扶贫。面对村里当时的情况,村支部和村委会“两委”班子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组织村里全体党员到平山西柏坡进行了参观学习,接受了红色再教育,重温了入党誓词,提升了党性意识。设立了主题党日,规定每月五号全村会召开党员大会,会上通报村里重大问题,审理重大事项,争取及时解决;每个礼拜五召开支部委员会,剖析问题,谋划思路,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月至少开两次党小组会,剖析村里存在的问题,执行党支部的决定,开展讨论学习。我们将每一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定为“讲党课日”,邀请县领导、乡有关部门的专家,来到村里为党员们讲课,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及典型经验。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激发出党员们内生动力、干事热情,统一思想,消除“杂音”。“抓工作先抓作风,富口袋先要富脑袋”。大家伙儿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块儿想,一同为村里实现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论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车谷砣村也把“咬定青山不放松”当作了村里发展的法宝。请问您是如何带领乡亲们通过紧抓“绿水青山”实现脱贫致富的呢?

陈春芳: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我们也采取了“咬定青山不放松”措施,打起了旅游牌。“要想富,先修路”。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下,车谷砣村修通了9.75公里长的出山公路。公路修通后,带动了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作为晋察冀革命老区重点村,车谷砣村和正定县塔元庄村达成了“联谊并建”战略协作协议,规划了中国车谷砣村康养度假区。此外,村领导班子大力发掘村里的红色资源,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文化。通过我们大力的推介、宣传,以车谷砣村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车谷砣村现在已经有了脱贫项目,正在富起来、强起来。

此外,在县、乡的支持下,车谷砣村联合附近沟域里黄土梁、南枪杆、南寺、团泊口四个贫困村,成立了沟域旅游开发沟域联合党支部、党组织,使之成为车谷砣村的旅游开发成员村。借助车谷砣村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将附近沟域里面所有的村都带动起来一起脱贫。这五个村,就好像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长短不齐、粗细不一。五个手指头就是五个亲兄弟,它都连着心,五个村要实现共同参与、共同谋划、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人民论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好。对此您有什么感受?请您结合具体事例和我们谈一谈。

陈春芳:过去几年,我们主要做了几件小事来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第一件事是为乡亲们通上电。因为车谷砣村过去贫困,电力资源十分稀缺,乡亲们连手电都舍不得买。到了晚上,许多人出门时点个麻杆儿就解决问题了。但是麻杆儿燃烧的快,烧完了之后一片漆黑,经常发生村里老人摔伤的情况。所以通电是我们为村民解决的第一件小事。第二件事是通水,让家家户户吃上干净的山泉水。现在村里的留守老人居多,过去都是提水,提水的路特别远,老人来回走,不慎摔伤的情况经常发生,冬天的时候显得尤其不方便。所以,通水为村民解决了一个难题。第三件事是帮村里清理常年堆积的垃圾。村里采取有效措施,将河沟边上的垃圾全部清扫干净。第四件事是给村里建公厕。开始有村民不接受,我们通过邀请乡卫生院的老师到村里给村民普及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认知水平,改变了村民一些过时的认识,有效地促进了村里公厕的升级改造,建起了“联合圈”。

人民论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乡村振兴的话题。请问陈书记,您对车谷砣村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和期望呢?

陈春芳: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下一步我们将把车谷砣村的旅游产业做强、做大、做实。把我们的农业做成产业化,把我们的旅游做成规范化,把我们的养老做成市场化。

未来希望陈书记能够尽早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带领车谷砣村村民顺利地实现共同富裕。也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像陈书记这样,有情怀、有责任、有能力的基层干部带领乡亲们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深山区   太行   脱贫致富   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