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心态

核心提示: 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生力军,其社会心态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学校教育上加强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建设上对大学生社会心态进行优化。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力量的生力军,其社会心态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从学校教育上加强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从家庭和社会环境建设上对大学生社会心态进行优化。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心态  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1年,社会心态写进“十二五”规划;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引导、培育和建设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国家建设的一项议事日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心态,不仅有利于自我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

自尊自信感需求强烈,但认知意识存有偏差,存在偏执、迷茫等心态。自尊自信是在对自我充分接纳和认识基础上果敢行事的良好心态。大学生处于青春个性张扬阶段,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不但渴望独立自主,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也追求自尊自信的个体感觉。在外界竞争压力下,每个人都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希望能在投入的过程中,产生价值和意义,提升自我的自尊自信水平。很多大学生提前制定了生涯规划,并为之奋斗,但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对峙和融合,以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涌动,学习工具化、利益化趋向明显,一些大学缺少对学生人格、智性、灵魂的培养,导致许多大学生只能在各种考试中追逐功利,匆匆度过大学时光。当个体的付出与回报不能成正比,当积极进取心受伤、自尊自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大学生的认知和意识就会受到影响,容易产生嫉妒心、虚荣心、自卑心、依赖性和挫折感,迷失努力的方向。

情感丰富、情绪复杂,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较大,存在盲目、冲动等心态。人人都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大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离开家,对人际社交、恋爱情感、亲密关系等的需要明显增加,甚至把关系作为衡量自己大学价值、人生意义的追求,盲目寻找朋友或同类来发展关系。强烈的共性需求使得一旦各种关系发展失败,对于生活阅历不足的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与情感震荡,甚至不能很好地处理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使自己深陷情绪情感的困扰中。同时,有的大学生惧怕拒绝和失败,进行自我封锁,与他人保持距离,不能敞开心扉。长期的憋闷与胡思乱想,导致大学生容易陷入复杂的情绪斗争中,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因各种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占总问题数的一半以上,关系交往的失败,会使得大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对未来生活迷茫,孤独感滋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危害事件发生。

自我实现需求突出,但行为意志有违现实,存在从众、逆反等心态。道德心、公正心、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力等,都是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受求知欲、表现欲以及个人抱负的驱使,大学生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在权力贪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社会恶性现象的影响和现实困难的挫折下,意志尚不坚强、识别力和分析力欠佳、行为尚未完全独立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影响,产生不公正感、不公平感、愤怒等情绪。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心态的合理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其确立了新时期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学校培育学生的思想指导、行动指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全过程,是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思想层面问题的教学。要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其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选择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教育的灵魂,使学生从根本上形成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自觉认同,筑牢其自尊自信的根基,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把握大学生社会心态发展趋势。网络媒体传播的碎片化、自由化、互动性等,既张扬了大学生青春飞扬的个性,又引诱着思想行为处于塑型期的他们。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要在关键时期、敏感话题、重大事件中掌握和把控事态的走向、发展,捕捉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变化,积极报道事件的真相,疏导大学生情绪、回应大学生质疑、稳定大学生期待,用自信的态度去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能够以理性思考代替情绪发泄,以内省反思代替冷漠抱怨,防止片面性与偏激性的思维和习惯产生。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还要用公正、正向的文字传播社会现象与公众知识,引导学生发表言论时遵守文明礼仪和法律,以宽容、开放、健康的网络环境让大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促进其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实施心理课堂教学,进行大学生社会心态正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育心的主要阵地,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危机防御能力、掌握心理健康调适方法、促进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直接平台。高校心理健康课堂要充分结合网络媒体优势,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发挥学生主体性潜能,提高学生自尊自信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个性特点等,借助网络平台平等互动的形式,关注大学生情绪、情感变化规律和幸福感、成就感的满意状态等,开展一对一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教育,通过思想交流和沟通,及时疏导学生不乐观的情绪,引导其用和谐的思维和态度对待问题,促进学生理性平和心态的养成。

注重个体心理品质培养,开展大学生社会心态平衡锻炼。健康的心理品质可以使大学生在大是大非和挫折困难面前进行合理的自我认知调节,使其调适并平衡心态情绪,从而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个人的认知和归因方式决定了其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以及自身的情绪状态。因此,大学生要经常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客观分析、分辨真伪、调整认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做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认真发掘自身优势,选择恰当的时机,合理地投入和发泄,正确处理个人与外界的关系,消除不平衡心态的观念和做法,增强心理风险抵御能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依靠朋辈教育力量,塑造大学生社会心态成长空间。社会心态是在群体生活中塑造的,是在人际关系互动中锻炼的,是在刻意的心理氛围中修正的。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单靠学校教职员工,是做不全、做不细、做不精的,大学生是生活在朋辈学生群体中间的,他们的言语态度、行为心态等都受到这些同辈人的影响。因此,要依靠朋辈教育力量,充分联合各级各类组织和团体,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活泼向上的心理氛围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优化大学生社会心态的主要举措

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需要全体公民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影响,预防“不良”的心态产生,治理“污染”的心理土壤,实现社会发展的充分与平衡,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社会心态。

组建联动网络,加强领导保障,营造健康的社会心态氛围。优化大学生社会心态,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各组织、各机构的协调推进。组成联动网络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工程。在培育和优化心理健康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问题上,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组织机构;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治疗和咨询人员;需要明确的管理制度、工作内容;需要确定工作计划,划拨专门经费;需要联合省(市)政府、教委、卫生计生部门、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需要发挥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融入社会做好基础保障。

优化社会环境,打造生活空间,传播健康社会心态。政府、社会机构等要与学校积极联合,为大学生社会心态稳固和优化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社会联结学校,大学生可以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得到锻炼、提升,在问题和事件的应对与处理中体验成长。大学生可以将学校所教所学进行合理的应用和转化,再回到学校中进行反思和提炼,真正打通高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接轨的“最后一公里”。社会联结学校,还可以打造文化共享空间。通过增强公众的文化品质和公民素养,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因此,要传播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现代社会心态,引导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氛围。

增加人文关怀,落实心理支持,预防不良社会心态产生。思政育人实效性的检验标准之一就是个体生活是否幸福。幸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健康社会心态,是对现实生活满意的状态。增加人文关怀、促进幸福体验,要从细微处、从小事着手,真正关心学生生活和心理上的需求,使精神引领“接地气”。要给予大学生心理支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潜能,让其良好的社会心态在应对困难和面临困惑时发挥作用。增加人文关怀,要保障社会利益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要通过经济、法律和政策等调节社会各阶层的差异,特别是提高社会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获得感,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减少社会不良心态的产生,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

开展家长课堂,重视家庭建设,优化社会心态的培养根基。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培育的摇篮,对个人社会心态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导师,家庭氛围、父母言行、夫妻关系等都对孩子有重大影响。一方面,高校应对接每一位学生家长,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反映给家长,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另一方面,家长首先要欣赏、接纳自己的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通过经常性的沟通、鼓励与表扬,协助他们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充分的自信,以及正面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完善心理服务,及时疏导矫治,治理不良社会心态的现实土壤。第一,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真正实现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要科学认识人民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将心理学的力量和方法应用于社会治理体系,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营造互信友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二,要建立顺畅的民众利益诉求通道。要保证社会各个阶层合理利益需求和心理需要的表达,注重疏导不公平感,将不和谐因素、不良社会心态及时消除,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不满情绪与矛盾。第三,要在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机构,加强在婚姻家庭、矫治帮扶、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方面的服务,治理社会不良心态的滋生土壤,净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6 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探索和研究”(项目编号:HB16MK0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孙元明:《社会心态环境:培育与趋势》,《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②张介平:《社会转型时期哪些不良社会心态亟待纾解》,《人民论坛》,2017年第19期。

责编/孙渴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心态   大学生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