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定点扶贫中的“输血”与“造血”

——国企精准扶贫的华融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部署,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自2002年起定点帮扶四川省宣汉县。中国华融始终秉持“国计为重、民生为本、感恩为怀、责任为念、奉献为先”的社会责任理念,将金融扶贫贯穿始终,以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和民生扶贫为重点抓手,建成了扶贫长效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作出了持续有效的努力。十六年来,累计向宣汉县投入定点扶贫资金3631.63万元,捐助钱物价值1100多万元,切实发挥了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

宣汉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边缘、大巴山南麓,川陕渝鄂结合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国革命老区县。县境内多山地丘陵,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地貌,土地瘠薄、水源匮乏,人均可耕作土地仅有0.77亩。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产资料缺乏、非劳动人口比例高是该地致贫的主要原因。

2017年,中国华融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精神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定点扶贫工作力度,推进各扶贫项目顺利落实,取得成绩如下:宣汉县2017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8864人,贫困发生率9.6%,在当地党委政府、干部群众和中国华融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截至2017年11月底已有38629人完成脱贫退出验收,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脱贫38475人的目标;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8%。中国华融2017年集中力量精准帮扶的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和龙泉村脱贫攻坚也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至1.08%和0.48%,其中龙泉村已实现脱贫,并达到四川省“一低五有”的整村脱贫标准,脱贫任务高效完成。

调研表明,中国华融定点帮扶工作,将扶贫思想与金融扶贫工作推进相结合,充分发挥国有金融企业优势,通过“金融+”形式,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将扶贫理念与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出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民生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国企扶贫新路径。

发挥金融企业优势,形成系统化精准扶贫模式

党建引领,凝聚各方扶贫力量。一是派驻干部,加大定点扶贫力量。“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干部”。为推动扶贫工作有效开展,中国华融自2002年以来通过选派挂职扶贫干部,使扶贫干部进驻贫困村,深入了解贫困村民需求和实际困难,制定出符合宣汉实际的扶贫策略,进一步推进项目实施、资金运用,带动贫困户寻求劳动致富出路。2015年中国华融选派总部办公室高级副经理鄢宏驻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任第一书记,2016年选派重庆分公司高级副经理赵良朋任宣汉县副县长,在任职期间,挂职干部积极与乡镇和村干部共同研究脱贫致富途径,帮助低收入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解决危旧房贫困户住房问题等,帮扶成效显著。二是提供多种学习培训机会,重视加强贫困县本地干部培养。举办“中国华融定点扶贫工作培训班”,邀请来自贫困县的党政干部参加,相关领域专家讲授现代农业建设、农村扶贫政策等内容,集体考察美丽乡村示范村,帮助参训干部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学习先进经验。例如,2017年组织宣汉县基层干部前往江苏省宿迁市学习宿迁市“支部+电商”的扶贫开发模式和基层扶贫开发先进经验。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多种扶贫活动。成立中国华融青年志愿者协会,鼓励青年员工投身扶贫,与宣汉县政府共建“中国华融青年责任(宣汉)基地”,组织青年员工赴宣汉资助慰问,并连续多年开展“情系华融、寒冬送暖”贫困山区衣物捐赠、“学雷锋手拉手”农民工子弟学校学习用品捐赠等活动。

资金投入,助力宣汉脱贫攻坚。自2002年确定四川省宣汉县作为定点扶贫对象以来,中国华融最大限度发挥公司扶贫资金的作用,强化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保持资金投入稳步增加,助力宣汉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投入。自2016年以来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82万元,实施了11个产业扶贫项目,重点发展和培育了宣汉桃花米项目、蜀宣花牛养殖项目、林下中药材产业项目等。此外,还探索设立了“中国华融农业产业扶贫基金”,针对农户资金周转紧张、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旅结合等产业提供启动、周转用无息借款,按照无偿使用、归还本金、滚动运转的模式,解决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激励农户勤劳致富。2017年,产业基金支持了仁义村桃花米生产、中药材种植、车厘子种植,龙泉村黑毛香猪养殖、核桃种植,跑马村脆红李种植等产业项目。民生扶贫投入。2016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438万元帮助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级党建基地、改善道路、安全住房等基本生活条件,并对贫困户开展助学、济困慰问。教育扶贫投入。16年来,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2711.63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捐资1625万元为宣汉县24所学校改造或新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宣汉县部分学校的校园硬件环境;捐资165万元为宣汉乡村学校捐赠、配置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有效提升了宣汉县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当地教育城乡差距;重点援助建设了中国华融幼儿园和中国华融中学,分别累计捐资500万元和219.85万元。

机制构建,形成系统帮扶模式。为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中国华融注重制度建设,构建了系统的扶贫工作模式,确保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尤其注重挂职扶贫干部对宣汉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挂职扶贫干部在当地积极开展扶贫对象督查,通过翻阅资料、实地走访、贫困户谈话等方式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联系相关部门确保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不出纰漏;对开展扶贫兜底类的扶贫项目及社会资金开展的扶贫项目进行了核查,从精准退出和扶贫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协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通过督促检查确保扶贫项目及扶贫资金安全可控。同时,从制度和执行两个层面加强对公司定点扶贫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公司扶贫资金投到实地、用到实处。一方面,修订完善《扶贫工作管理办法》《中国华融农业产业扶贫基金管理办法》《中国华融助学扶贫基金管理办法》,将定点扶贫项目机制化,明确项目实施条件、要求和程序,确保项目资金切实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另一方面,在项目执行中加强过程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督。在扶贫项目申请、实施、结算阶段,挂职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全程跟进监督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将有关审批、结算材料报公司扶贫办公室备案。扶贫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年赴宣汉县实地调阅项目档案资料,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并要求宣汉县财政部门每年将公司扶贫资金收支账目报公司备案。

推进三大扶贫工程,探索全方位精准扶贫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湖南湘西地区调研扶贫开发情况时提出,“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中国华融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三件事,通过产业扶贫,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通过民生扶贫,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保障;通过教育扶贫,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治本之策。

以生产、仓储、销售、利益分配四环节为重点,打造全链条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选择在当地有一定基础、较为成熟的特色农产品,建成“一村一品”产业推进模式。例如,桃花米曾是唐朝贡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品质优良,是宣汉县中部山区的地理标志产品;蜀宣花牛是宣汉县经过多年研究培育出的乳肉兼用型优质新品,由此分别培育出宣汉桃花米项目和蜀宣花牛项目。此外,还依据当地的种养殖传统,支持发展林下中药材、黑毛香猪等项目,帮助农户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内大户的带头作用,先进带后进,共奔致富路。根据宣汉县产业发展规划和峰城镇农业区域特色,中国华融捐资修建了青贮饲料加工厂和桃花米加工厂,一方面实现了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升级,极大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合作社商品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雇佣贫困户进行生产加工,进一步惠及贫困群众,使之更多分享到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三是在生产、仓储、销售、利益分配这四个环节,全流程帮扶,增加贫困户收入。尤其在利益分配环节,中国华融产业扶贫项目有针对性地设计合作社组织架构和运行规则,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照顾贫困户的利益。副县长赵良朋向调研组一行介绍,蜀宣花牛项目的合作社则约定盈利以1:2:7的比例分配给工作人员、村集体及入股股东,其中贫困户出资将按照两倍出资比例计算入股权益,中国华融投入的定点扶贫资金对应的股东权益将平均分配到该村全体贫困户。这种利益分配模式设计既能确保参与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的利益,又能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还能增加一定的村集体收入。

以基础性、长期性、普惠性为原则,全力促进民生扶贫。根据地方政府统一规划,中国华融帮助贫困村改善贫困户住房、道路、饮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改变村容村貌,提高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在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基础性、长期性和普惠性三原则。坚持基础性原则。重点建设基础设施领域,注重解决贫困村村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例如,针对贫困户住房安全的基本需求,资助仁义村建设新村聚居点,提供配套建设资金100万元,共帮助贫困户16户、52人从破旧土坯房搬进崭新砖瓦房,真正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住进新房,不用愁下雨土房子坍塌,睡觉真安心!”,仁义村五社李朝云作为受益贫困户向调研组成员高兴地谈起搬进新家的感受。此外,还帮助仁义村建设了3个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该村510人的饮水问题,实现了自来水到家入户。坚持长期性原则。立足长远,不仅致力于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当前的迫切需求,更确保投资建设的项目可持续性发挥作用。2017年中国华融资助龙泉村修建的2.2公里硬化道路,道路连接该村环山的4个社的青贮玉米种植带,道路建成后不仅解决了约1000名村民的出行问题,还可直通社里的青贮饲料加工厂,极大地便利了加工厂原材料的收购和运输,成为串联该村发展的产业路。坚持普惠性原则。中国华融的民生扶贫项目在精准到村到户的基础上,增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公益性、普惠性,惠及更多的贫困户和周边村民。例如帮助仁义村依托该村的红军战斗遗址,捐资15万元建设了峰城战斗纪念广场,不仅为仁义村及周边村的村民提供文化休闲活动场所,还成为加强基层党建和文化建设的场所。

以基础设施、教师、学生为抓手,着力推动教育扶贫。中国华融紧紧围绕“基础设施、教师、学生”三要素进行教育帮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增强教育发展实力。教育扶贫的经典项目——中国华融幼儿园,亮丽整洁,各种设施齐全,师资配给充分,自竣工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是宣汉乃至整个达州最好的幼儿园,解决了宣汉教育基础薄弱,尤其是幼儿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目前入园幼儿140余名,人数逐年增长明显。另一经典项目中国华融学校,目前正筹划二期扩建,未来将打造成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于一体的中国华融学校,整体实力将更雄厚,能够帮助宣汉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宣汉从根上脱贫、提供后续发展动力作出长足准备。乡村教师队伍不断充实,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中国华融着力帮助加强宣汉县尤其是乡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提供多种学习培训机会,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技能。开展教师培训、赴外地参观学习等项目,培训教师近6000人次。二是设立各项教师奖励基金,鼓励教师扎根乡村学校、服务乡村教育。设立“中国华融-宣汉县最美乡村教师”奖励基金,每年从全县1200多名乡村教师中评选出50名获奖教师,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人,并组织其赴北京培训。通过奖励基金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充实乡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帮扶项目不断丰富,鼓励优秀学子读书成才。一是通过设立“中国华融助学扶贫基金”,将助学扶贫项目常态化、机制化。自2012年,共资助困难学生1326人次,资助金额总计238.7万元。二是动员群众力量,组织公司员工对宣汉县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活动,累计资助学生300余人,资助金额近百万元。驻村第一书记鄢宏向调研组成员介绍,仁义村贫困户万正安一家四口,儿子曾受到中国华融奖助学金资助,已经顺利考取大学,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是宣汉县贫困学生的“一对一”资助活动的帮扶对象。中国华融通过帮助困难学生家庭减轻教育负担,有效阻隔了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除主抓产业扶贫、民生扶贫和教育扶贫外,中国华融还在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扶贫模式,旅游扶贫、生态扶贫项目已经列入规划,大巴山峡谷旅游景区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产业发展将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生态休闲旅游业、农副产品等的资源潜力,也将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电商、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必将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脱贫摘帽,也将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升级转型。

定点扶贫三点启示:构建大扶贫增收致富格局

调研组认为,中国华融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注重发挥国企金融机构的突出优势,通过“金融+人才”“金融+项目”等“金融+”扶贫新模式的运用,取得了扶贫工作的明显成效,不仅切实推进了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社会形象,加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其探索的路径和成功做法,对于国企开展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典范,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启示一:智力帮扶是核心,提高技能水平强自身。

人才资源对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联合政府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周围县市的优秀人才“走进来”,同时,还要在待遇、工作空间等方面,为人才成长、晋升等方面做好充分的保障,让“智力资源”肯“留下来”,扎根乡村,发挥人才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贫困地区彻底脱贫,拔除穷根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各种提升农民各项技能的培训班和活动,例如,通过开设特色种养业指导班、技工培训班等,使有志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及当地群众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技能水平,通过多渠道致富增收。

启示二:规模发展为目标,打造本土品牌共富裕。
农业的最终发展是要走向规模经营,当前,我国对农业发展十分重视,也正处于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构建人、土地、产业三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就显得尤为关键。贫困地区多地处偏远,开展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如何挖掘地方潜力,巧变劣势为优势,就需要科学考察,精细规划。一是要积极整合贫困地区现有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进而通过雇佣劳动力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二是要专注打造本土品牌,以品牌带动生产和销售,形成“品牌效应扩大—生产规模扩大—销售商品增加—品牌知名度提升”这一良性循环,打造地方名牌,带领贫困群众摘帽脱贫,走上幸福路。

启示三:贫困群众为主力,激发内生动力巧脱贫。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全力帮扶,但要实现“真脱贫”,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主动脱贫。“扶贫先扶志”,转变“等要靠”思想,灵活施策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使各项扶贫政策、多种扶贫手段充分发挥效用。在激励贫困群众主动脱贫过程中,一是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贫困群众的真实想法,不想行动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避免盲目工作,只治标不治本;二是要主动用行动感化,用实例说明,让贫困群众切实意识到通过主动脱贫所解决的不仅是眼前的困难,更是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找到一条长远致富的路子。真正在发展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调研组成员:陶建群    庞伟    刘芋艺)
责编/陈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娜]
标签: 扶贫   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