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俞海、王勇、李海英
强化督查并未影响相关六省市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工业增长结构和质量呈现逐步趋优态势。应正确认识和充分肯定当前强化督查对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正向效果,同时在后续工作中要坚持分类施治、精细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2017年4月起,环保部门针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区域“2+26”城市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截至2017年11月,“2+26”城市排查出的6.2万余家涉气“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已全部分类处置。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4.4万台,淘汰小煤炉等散煤燃烧设施10万多个,问题企业或点位数占比从4月的65.32%下降到10月的9.81%。与此同时,“2+26”城市在2017年1~2月期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5%的不利局面已得到全面扭转,2017年10~11月同比下降22.6%。北京市PM2.5浓度连续7个月低于60微克/立方米。
在此过程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实现共赢?强化督查是阻碍了被督查地区经济发展还是成为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此,笔者基于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典型事实案例对强化督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多视角分析,相关判断和结论总结如下。
一、强化督查并未影响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经济增长速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要考察强化督查的经济影响就必须从经济增长趋势上来进行比较分析。强化督查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六省市,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是全部区域,山西、山东、河南分别涉及4个、7个和7个地级市。
从强化督查涉及的6个省市与未涉及省份的季度GDP增长速度对比可以看出,强化督查省份的GDP增长速度虽然相对较低,但是两者在开始强化督查的前后基本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见图1)。与未涉及强化督查的省份相比,强化督查涉及省份2017年第二、三季度并未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经济发展甚至更为稳定。从宏观经济增长数据上看,强化督查并未影响被督查地区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二、强化督查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
经济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强化督查过程中针对“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能够倒逼高污染、高耗能落后产业退出,通过“腾笼换鸟”为发展动能转换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督查可以优化经济结构,在减轻环境压力的同时增强经济增长韧性。河北省是“两高”行业比重相对较高的省份,但其2017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形势存在诸多亮点,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增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化督查并未影响经济增长大局。
首先,从河北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更为稳定。前三季度,河北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7.3%,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拉动力最强,这表明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内在驱动力更趋合理。
其次,从工业结构来看,新的增长动能不断释放。河北省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8.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83.8%,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呈现下降态势,并且下降的幅度持续扩大(见图2)。通过对河北省“两高”行业和其他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比较可以看出,强化督查之后,“两高”行业的增速不断下降,但是其他行业的增速不断上升,工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三、强化督查有力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对“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和关停取缔,环境违法违规产能逐步得到清理,客观上起到了破除无效供给和化解过剩产能的效果。以河北省为例,2017年前三季度,河北省生铁产量同比下降0.8%,水泥产量下降9.4%,原煤产量下降5.3%,焦炭产量下降6.4%。因此,强化督查在去产能方面起到了长期性效果。通过对比强化督查省份和非强化督查省份工业企业库存的累计增长率,发现在强化督查开始前,两者呈现很明显的同步趋势;但是在强化督查后,强化督查省份工业企业库存增速呈现了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强化督查客观上促进了企业去库存,推进和落实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督查也在客观上优化了供给结构,提升了工业企业效益。实际上,一些企业本身的生产经济效益就比较差,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低端产业或者在生产链和价值链的底端,也往往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资源能源生产率低,其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不高。强化督查把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僵尸企业”推向破产倒闭,实际起到了优胜劣汰的作用,驱逐了劣币经济,激发了良币经济,净化了市场环境,促进了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实现了质量、效益、效率的多重增长。
强化督查也抑制了产能过剩的负债企业盲目投资,降低了因高杠杆及高危负债可能带来的重大金融风险。以河北省为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1%,同比下降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9%。此外,与强化督查未涉及省份相比,强化督查涉及省份的工业企业的负债累计增长率在2017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强化督查未涉及省份的负债累计增长率则呈现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强化督查明显促进了被督查区域企业效益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