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四川通江:“农民夜校”提振攻坚“精气神”

时值隆冬,巍巍山脉、白雪皑皑,通江县以一幅壮美的“中国画”拉开了新年的帷幕。这些天,一家老小除了在家“赏美景”“煨火塘”,还要上“夜校”,听课忙……

乡间围炉夜话 “十九大”精神宣讲忙

“历年来,党中央对三农的重视丝毫没有松懈,咱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还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在通江县广纳镇铜钵山村二社农民夜校教学点,60多位村民围坐一堂,夜校“老师”余盛全话音未落,台下却响起了阵阵掌声,热烈的气氛驱散了夜的寒意,一场接地气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再次拉开。

“忙完农活,过来听听政策!咱夜校的老师,用大白话谈乡村振兴、论现代农业、讲未来规划,别以为我耳朵不好使了,我听得过瘾呢!”老党员李梦圆竖起了大拇指。

为让更多百姓了解十九大精神,通江县创新地将十九大精神宣讲和“走基层”活动相结合,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通过农民夜校、巡回宣讲、“三会一课”等形式,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截至目前,通江县以“农民夜校”为载体,累计开展十九大开幕式集中收看和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1100余场次,参学农民群众达5.1万人次。

破除遗风陋习 美丽村庄新风扬

春节将至喜事儿多。在通江县空山镇龙池新村,杨忠明家“零彩礼”娶新娘一事让村民津津乐道。

“人家结婚讲究‘1234’:一个孩子、两层楼、三斤100元票子、四个轮子小轿车。但我婆婆家情况也不富裕,盖新房还欠债,再要几万元彩礼,咋受得了?”新媳妇黄凤鸣说,村里倡导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娘家人签过字,也表过态,就没有要彩礼了。

2017年,为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空山镇以“农民夜校”为依托,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三会”组织,选出有威望的干部、老党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引导家家户户立家规、传家训,讲家事、树家风。

镇党委副书记蒲德昕介绍,作为红色旅游重镇、特色康养小镇,文化是魂。空山镇充分依托“农民夜校”,齐聚民智,挖掘历史典故,整理村史、村训,编写村志、村歌,潜移默化中教育村民,寻根传统文化,筑牢移风易俗根基。如今,讲排场、摆阔气的歪风邪气正在被打压,由此“以德为尚、以和为贵、以诚为基、以俭为美”在全镇蔚然成风。

架起连心桥梁 干群关心浓于水

“每周三晚上,闲着没事儿啦,就来咱夜校凑个热闹,也和大伙唠叨唠叨,心情舒坦些。”身着红色围裙,在民胜镇黎明村“农民夜校”教学点,二社村民蒲淑兰与大伙围坐在火炉旁,精神饱满。

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到‘农民夜校’听课,已成为黎明村家家户户的习惯性“夜生活”。

“有扶贫政策、有农业技术、有孝道文化,还有法律、安全常识,时不时再来段‘村味小品’……开始不习惯,现在越来越有意思了。”村民何伟德脸上挂满了笑容。

黎明村村支部书记吴丽琼表示,通过“农民夜校”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知识、家庭传统美德等内容直接传递给群众,好的不好的也在课堂上讲一讲,大家彼此信任、相互了解,既增加了我们了解村民所喜所忧、所思所盼的机会,也让正村风、淳民风、美家风等理念在全村潜移默化地形成。

“你看现在,户户通水泥路,家家有产业园,天天有工钱赚……这日子,愣是有法过了。给儿子通个电话,唠唠家乡的变化,他高兴着呢,他说等过年回来,也流转些土地搞个产业,还能照顾我们。”村民赵春兰乐呵呵的说道。

(中共通江县委组织部 张峻豪、李燕林)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通江   夜校   精气神   四川   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