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事业是必由之路,回答了实现历史使命的道路选择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978年,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短短近40年间,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国防等领域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中国、造福人民的正确选择。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都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人间正道。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道路选择正确,梦想就前途似锦;道路选择错误,梦想就日暮穷途。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拿出“维新变法”的方案,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曾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作出了艰苦的探索,但都未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究其根源,就在于没有找到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出改革开放的瞩目成绩,根本原因就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伟大梦想的唯一正确道路,而最终实现的伟大梦想也必将留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烙印。
伟大事业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康庄大道。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郑重要求,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牢牢坚持的斗争底线。一定意义上说,能否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坚持“四个自信”是先决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为伟大斗争指引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为伟大斗争提供理论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为伟大斗争提供行为规范与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价值引领与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是建设伟大工程的宽广舞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在推进伟大事业的宏伟历史中,党的建设必须跟进,也大有可为。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为推进伟大事业服务的,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怎样,党的建设质量怎样,党的执政本领怎样,都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中寻找答案,都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经受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我们党提供了施展执政能力的宽广舞台,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