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全球观察 > 正文

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文化

今年1月,瑞士日内瓦读者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法文版。

任彦摄

“感谢中国授予我这个奖项!这不仅是我的荣誉,也是捷克读者的荣誉;是对我翻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捷克读者的致敬。”86岁的捷克翻译家王和达说。

这一幕发生在8月22日,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新闻发布会上。今年共有20位海外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获此奖项。他们包括阿尔巴尼亚翻译家伊里亚兹·斯巴修、澳大利亚出版家魏华德、奥地利作家卡明斯基、保加利亚出版家柳本·科扎雷夫,等。

评选已办11届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以下简称“贡献奖”)是中国出版业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自2005年设立,至今已举办11届。该奖主要授予在向海外介绍中国、推广中华文化和中国出版物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及外裔中国籍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

据本报统计,该奖已累计奖励108人,其中106人是老外。获奖者涵盖美国、英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秘鲁、澳大利亚等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

12年间,“贡献奖”获奖者涉及国家日益多元、领域逐渐丰富、评选机制更公平客观科学。第一届“贡献奖”2005年举办,共奖励7名中外人士。第三届开始,该奖项只颁给在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含加入外国籍的华人)。第五届开始,更加注重候选人员的高品质和获奖领域多样性。

前期,每届奖项多集中于一个国家或单一角色,如第二届是针对俄罗斯人,第三届针对德国人,第四届获奖者国别扩展至匈牙利、美国、新加坡、韩国、西班牙5个国家的翻译家。从第九届起,首次增设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鼓励更多青年人传播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使者

在一大批外国作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努力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加速。“贡献奖”获得者,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外国作家方面,今年获奖的奥地利作家卡明斯基,编撰过《奥中友谊史》《中国农民画》等72种介绍中国的著作,其代表作《嫁给中国》还被拍成电影,拉近了中奥两国人民的距离;上届获奖的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曾师从国学大师饶宗颐,研究中国古代思想达60余年,推出过《法家的形成》《新汉文化圈》等著作。

外国翻译家方面,今年获奖的中国外文局外国专家、英国翻译家保罗·怀特,出色地完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等主题图书英文版的翻译改稿润色工作。来自捷克的翻译家王和达,先后翻译了《儒林外史》《孙子兵法》等多部作品,并凭借译作《庄子》获得捷克最佳图书奖。

外国出版家方面,今年获奖的英国出版家理查德·察金,曾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举办了首届伦敦中国图书节,推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100多种优秀英文版中国图书。上届获奖的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长年致力于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全球翻译和推广。

中国情结深厚

获奖者中,多数专家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情缘,有的早已将中国当作了“第二故乡”。

本次获奖的罗马尼亚作家萨安娜,其著作《4200年的中国史——记司马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象征之国度——从孔子到毛泽东》等,为中国和罗马尼亚筑起文化桥梁。1950年冬,罗马尼亚政府向新中国派出的首批留学生,萨安娜为其中一员。

她与丈夫罗明的“燕园情缘”,被传为佳话。两人在北京大学一起学习汉语,相识相知相恋。1953年,两人在北京结婚。如今,两人的儿子罗阳在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中罗友谊的使者。

2016年底,为纪念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牡丹亭》的西班牙文版本出炉。该书译者就是今年获奖的西班牙翻译家雷林科。自上世纪90年代起,她先后将《文心雕龙》和《金瓶梅》等作品译介到西语国家。

从中学时代,雷林科与中国文化就已结缘。有一次,她看到报纸上的汉字——“女”,觉得生动形象,又带着难以言传的优雅。怀着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她于上世纪80年代来到北京大学进修,专攻古典文学。在她看来,翻译这些作品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身临其境,体味人生百态。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