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为什么“改革共识撕裂论”站不住脚

【摘要】判断改革共识的现状不是看有没有不同声音,而是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多大程度上引发了大多数人的共鸣。在任何时候,改革要取得所有人、所有群体一致赞同,没有任何分歧,都不大可能。

【关键词】改革共识 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 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共识,是指社会成员通过互动、参与、体认等方式,对改革的必要性、路径、成本等取得一致或相近的认识。“人心齐,泰山移”,凝聚改革共识,可以形成合力,激发改革正能量,最大程度减少内耗。然而,改革共识的获得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从外部环境看,第四次科技和工业革命大潮迎面而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时不我待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凝聚当前的改革共识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

改革共识问题上,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轻视,不辨是非地夸大共识破裂,非但解决不了“蛋糕分配不均”问题,而且容易被一再质疑和唱衰中国的敌对势力所利用

近年来,在改革共识问题上有一种“吸人眼球”的论调,即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共富”共识已经破裂,当前的中国是一个贫富悬殊、价值撕裂的社会,“整个社会犹如火山”“破裂崩溃的危险在即”。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这种偏激的声音被追捧并不奇怪,但它们能反映关于改革共识的真实现状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一方面是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另一方面,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也在不断形成改革共识,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深化科技、经济等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统筹兼顾的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各群体的合理利益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世界中,物质决定意识,主体受客体制约。我们判断改革共识的现状时,首先不能把眼睛只盯着主体“人”这一方面,那样不但会看不到整体图景,而且会导致“共识焦虑症”,事实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左、中、右,就有意见分歧和冲突,人的自利和排他本能就可能遮蔽人的理性判断,共识上就会“无解”。其次,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由于缺乏历史眼光和辩证思维,一些学者往往直观地盯住当前改革积累的问题,如基尼系数增大等,却忽略了改革解决了多少问题,而那些被解决掉的问题,其实并不比积累的问题少。从根本上说,判断改革共识的现状不是看有没有不同声音,而是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多大程度上引发了大多数人的共鸣。在任何时候,改革要取得所有人、所有群体一致赞同,没有任何分歧,都不大可能。从国情上看,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很不平衡,而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活跃。在社会发展错落不平、利益格局参差不齐、社会观念多元变幻的情形下,不同的地区、部门和社会群体会有自己对于改革的不同期待,以及不同的改革诉求,这很正常。

总之在共识问题上,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轻视。不辨是非地夸大共识破裂,非但解决不了“蛋糕分配不均”问题,而且容易被一再质疑和唱衰中国的敌对势力所利用。当然,中国用30多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走过的工业现代化进程,难免出现利益固化、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这不是“改革惹的祸”,更不是宣扬改革共识破裂的借口,这说明改革需要义无反顾地进一步推进,我们在凝聚改革共识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改革观上,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改革的生产力取向,不能只看眼前,合意则改、不合意则不改

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对改革本身的认识也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有效地凝聚改革共识,没有正确的改革观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需要开阔视野,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当下中国。

如果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那么不难发现,改革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是历史前进的必由之路。为什么人类的社会实践离不开改革?从根源上说,人来源于自然界,无论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有多高,都不可能脱离自然母体,高科技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程序的展开。作为自然物质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摆脱不了自然界的大循环,发展生产力是自然环境提出挑战后人加以回应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为了不断发展生产力,就要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唯物主义观点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因为“共富”之共识,而是因为贫穷的社会主义在现实中难以为继。“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①

综上所述,在改革观上,我们要避免主观主义错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理直气壮地坚持改革的生产力取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只看眼前,合意则改、不合意则不改。“风物长宜放眼量”,合乎大道的改革虽然有阵痛,但换来的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真正地造福人民、提升国民素质。此外,还要防范一种目的论主观主义。改革的目的当然是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这种观点没有错,但一定要把这种“目的”放在大背景之下去追求,不能被“目的”一叶障目,不自觉地颠倒“自然”与“人”的秩序,不自觉地在社会历史领域落入唯心主义,更不能在“理想化观念”的名义下偏离客观规律,历史上太多把“理想化观念”教条化,从而使社会发展遭受挫折的例子,值得我们深刻汲取。

陷入教条理念中的社会思潮,影响新一轮改革共识的达成,破除教条理念已成为凝聚当前改革共识的当务之急

凝聚当前改革共识的最大难点在哪里?有人认为是贫富不均,有人提出是利益固化等,这些因素固然有很大影响,但并非最根本的因素,综合考量的话,最大难点其实存在于思想领域。十八大以来,我党多次明确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但反观思想领域,左、右两大派别却始终占据着中国社会大部分讨论空间,而且两派分化剧烈,几无共识可言。左、右两派的争论与其说是推动了改革,不如说是增强了各自所信仰的意识形态的对立,陷入了教条理念中的社会思潮严重影响新一轮改革共识的达成,因此破除教条理念已成为凝聚当前改革共识的当务之急。

毋庸置疑,破除教条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道理上说,左、右派的缺陷不难理解,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已经证明没有任何制度是十全十美的,无论是希望借助完全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制度,还是借助计划经济制度,通过国家政治权力来解决社会秩序问题,在观念上都过于理想化,在经验层面并没有多少现实可行性,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并非出于偶然。理想的观念一旦教条化就会导致恶果,大量的中外历史经验已经为此提供了佐证。然而,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简单的道理却没有被思想界真正接受?为什么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地争论似是而非的问题?这里显然蕴含着值得思考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重大哲学问题。从哲学上说,左、右教条理念有一个相通的共性,即主体形而上学。主体形而上学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中达到高潮,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认为人是自足的主体,是与世长存的万物中心;二是认为人可以从美好意愿出发建构一个理想社会。然而,这两个点都有虚幻之嫌。在一个动态世界中,人的主要角色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运动中的一个中介者,他的自足的主体角色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古代如此,当今亦然。新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失控已经使“理性经济人”“理性信息人”的神话破产。新物理学也揭示出,大爆炸以来演化力量不会在产生出人后就停止,因此“理想社会”也必定超出人这个中介存在物的预想,如果这个“理想社会”被某个时空段的“人”按“普世价值”设计成一个目的论的固定空间,那么在时间与物质力量的冲击下,这个封闭性空间只能成为虚幻的乌托邦,语言上尊贵,现实中无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号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马克思主义不是神话,不是乌托邦,而是科学地认识世界的不竭清泉,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以科学为武器,发思想先声,创新哲学理论,这是破除教条理念的根本途径。

坚持实践导向,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凝聚改革共识

我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历程本身就是克服不同意见的过程,针对改革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拿事实来说话。”通过事实让人们自己做出判断,这种有魄力的做法为我们今天凝聚改革共识指明了正确的实践方向。

在凝聚改革共识的过程中坚持实践导向的第一要义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首要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经济发展出现新高潮,都增强了思想领域的共识,给广大民众带来摆脱枷锁般的轻松感,给九州大地带来生机和跃动。

坚持实践导向的第二层意思是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就会看到党和政府改革的决心和成效,共识自然会凝聚起来。因此“对条件已经成熟、各方面要求强烈的改革,要下定决心加快推进;对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但又必须突破的改革,要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对实践发展有要求、但操作上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③

坚持实践导向的第三层意思是依托科学技术,勇于创新。如火如荼的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渗透到人类实践的方方面面,能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与以往相比,在当今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自由探索的实践、大胆创新的实践、严谨求实的实践,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此外,公平正义和公共精神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这主要不是因为“个人品德”的提高,而是因为环环相扣的科技化生产环境的确立,信息社会的来临等。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道德失范现象,但这不是我们在实践和创新上退缩的借口,而是更加积极地坚持实践导向,勇于开创生存新境界的动力。说到底,动态世界的任何共识都不是通过坐而论道得来的,而是通过开拓进取得来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研究员)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③刘云山:《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9日。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共识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