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重大历史问题尤其需要讲政治
在重要历史关头对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判断,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也是讲政治的必然要求。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百废待兴。中国怎么发展,特别是怎样对待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关系到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历史,怎样开辟未来的大事。
在国际上,毛泽东是令第三世界敬仰的伟人和导师,也是令西方敬畏的巨人和对手。前者希望中国继承毛泽东的遗志、继续高举世界革命的旗帜,后者则希望中国背离毛泽东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改旗易帜。在国内,绝大多数干部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对毛泽东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和热爱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充分。另一方面,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或冲击的人则情绪化地对待毛泽东。显然,如何评价毛泽东,已经不仅仅是给毛泽东以历史定位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根本性战略选择问题。
在这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客观公正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在不长时间内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掀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