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汉能模式:全球技术并购的中国经验

——汉能薄膜太阳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启示

核心提示: 汉能通过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形成装备能力并在国内大规模生产,带动了国内薄膜太阳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薄膜太阳能产业实现了真正的全球领先,为中国企业全球技术并购、整合国内外技术资源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政府部门要支持我国民营企业全球并购高新技术企业,对重点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弯道超车。

【摘要】汉能通过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形成装备能力并在国内大规模生产,带动了国内薄膜太阳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薄膜太阳能产业实现了真正的全球领先,为中国企业全球技术并购、整合国内外技术资源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政府部门要支持我国民营企业全球并购高新技术企业,对重点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弯道超车。

【关键词】汉能模式  技术并购  弯道超车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汉能控股集团(简称“汉能”)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于北京,在国内十多个省份及美国、英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已建、在建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00万千瓦。从2009年开始,汉能在转型升级中,选定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薄膜太阳能技术路线,通过全球技术并购与集成创新占领技术高地,通过全产业链创新布局与整合形成自主创新领先能力,提升核心竞争优势,迅速成为一家在规模和技术上皆领先全球的“高科技+能源”企业。

通过全球技术并购实现弯道超车

经过数年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汉能集团认识到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将带来人类能源史上的重大变革,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正在到来。而且,从长远来看,薄膜化、柔性化是未来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方向;从技术条件来看,薄膜太阳能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可避免陷入晶硅太阳能行业的同质化和低水平竞争;从核心竞争力来看,太阳能的利用不再是对资源的争夺,而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因此,如果汉能掌握了薄膜太阳能的前沿技术,也就掌握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在2012年-2014年短短3年时间里,汉能先后并购了欧、美国家4家先进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分别是德国玻璃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olibro公司,美国玻璃基和柔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Miasole公司,美国柔性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Global Solar Energy(GSE)公司和美国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Alta Devices公司。

在短短几年内,汉能选择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直接进行跨国并购和集成创新,突入薄膜太阳能领域,一举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硅锗、铜铟镓硒、砷化镓等多项技术专利,形成了柔性化薄膜太阳能产品完整的技术路线体系,具备了柔性薄膜核心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公司。

完成了并购的汉能没有停止集成创新的脚步,他们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整合国际国内的技术资源,不断提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其中,Alta Devices公司的高效柔性砷化镓薄膜发电技术是全球最薄、最轻、转换效率最高的柔性太阳能薄膜技术,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单结电池研发转换效率达28.8%,双结电池的研发转换效率为31.6%,这也是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在技术并购和集成创新的同时,汉能抓紧进行全产业链的创新布局与整合。首先在产业化上,汉能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提升,扩大单体装备产能、提高产品优良率、国产化替代等,快速降低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使得成本接近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有了商品化的可能。汉能在四川、广东等地投资建设了多个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薄膜发电产能已达到3GW,相当于每年可新增发电量40亿度。在江西、湖北等地也正在建设铜铟镓硒、砷化镓薄膜电池生产基地,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在国内实现产业化。

其次在商业模式上,汉能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了上游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中游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下游打造分布式发电应用和“移动能源+”的新领域,构建了引领薄膜太阳能行业全产业链持续创新发展的商业模式。

通过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集成创新提供组织保障。汉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在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领先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创建全球联动的技术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共创空间。通过构建全球技术研发体系,汉能由此站在了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最前沿。目前汉能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硅谷、德国、瑞典等地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从事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二是建立全球协同创新机制,整合全球科技创新力量。经过多年的整合努力,汉能已经在不同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之间形成了比较好的协同发展机制,多条技术路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互相参照和促进,同时将不同的产品投向不同的应用场景。三是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对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实现鸟瞰。目前,汉能的专利一共有1319件,其中发明专利占到59.8%,覆盖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技术和市场活跃地区,为汉能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持续投入研发资金保持技术全球领先地位。在全球技术并购之后,汉能对所并购的企业进行持续投入,不断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一是把加快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作为一项紧迫任务。从国际竞争来看,已有竞争对手出现,且对手的技术进步速度非常快,在不断接近汉能的核心技术和实验室转换效率。从国内竞争来看,当前薄膜电池的转换效率与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相当,薄膜电池要替代晶硅电池产品,就必须提升薄膜电池的转换效率,才能在性价比上体现优势。二是不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始终保持薄膜太阳能技术全球领导者地位。在薄膜发电核心技术方面,汉能通过多年来持续的巨资投入及自主研发,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效果明显,是全球铟镓硒、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领导者。同时,汉能关注其他潜在的先进技术,包括石墨烯、钙钛矿等,以保持技术的全球领先。

加快薄膜太阳能技术及高端装备的国产化与产业化。一是致力于促进高端装备国产化。通过收购国外先进技术及生产线,汉能从核心装备构成的辅助性产品(C类),到核心装备构成的外围产品(B类),再到核心装备中最核心的、最精密控制的产品(A类)逐步推进国产化。二是通过同步推进“全球研发+生产装备国产化+产业化” ,实现研发与产业化同步进行。汉能坚持国外技术研发与国内规模化生产同时推进。三是以核心技术构建新的盈利模式。汉能近年来构建了新的盈利模式,首先是注重原有的产业链上游的盈利模式;其次是增加产业链中游盈利模式,即销售芯片给电子设备、手机等生产商,或为客户研制、生产终端产品等;最后是创新性地构建了产业链下游盈利模式,如薄膜发电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无人机、太阳能汽车开发,以及在农业、建筑、航空航天、日用品的推广应用等。

培养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汉能通过国内研发中心与海外研发中心的合作学习,把国内研发人员的研发能力培养起来,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研发相融合,提升综合研发能力。汉能特别重视并购企业的基础性研发能力。通过把基础性研发与应用性研发有机结合起来,从最初的原理、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开发到设备的生产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开发体系。二是通过国外研发人员带动国内研发人员的技术提升。汉能在立足于国外各个公司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对技术转移进行规划,派中国研发团队到国外公司,在研发生产一线上与海外团队合作,使国内团队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三是着重提升汉能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汉能通过技术并购,不仅仅在技术层面进行交流与学习,还在生产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为汉能带来先进的经验,倒逼汉能整体转型发展,改变汉能内部的管理和文化氛围,从而促进汉能形成创新的氛围,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汉能模式对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启示

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主创新而不是自己创新。一是企业要对在开放合作中的自主创新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应该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但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闭门造车行不通,而是应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在全球价值链中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创新。二是善于促进国际和国内创新资源联动来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企业要在国际与国内企业之间安排一种协同创新机制,利用不同国家的创新资源禀赋和要素优势,从而在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三是海外并购的重点不只是并购技术更是获得技术创新能力,重在提升持续竞争力,而通过并购与整合形成再创新能力才是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并购海外高新技术企业是弯道超车的重要路径。企业创新发展要放宽视野和创新做法,即由从过去注重整合国内创新资源到现在注重整合国际创新资源;由过去的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现在主动走出去并购国际先进技术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和技术人才并能持续性发展。汉能通过并购海外薄膜太阳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全球技术领先,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所取得一次重要突破。抓住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机遇,并购整合海外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甚至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条重要路径。

重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是汉能的精神领袖。李河君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为汉能持续发展带来了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引领汉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灵魂。事实上,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拥有一批与汉能李河君一样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以战略前瞻性、行动力和专注于事业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特别需要珍视、保护企业家的这种有眼光、有魄力、有信念、有责任以及百折不挠的创新、专注的精神,这才是促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支持我国企业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的政策建议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通过集成创新开创全球共创空间是中国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契合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创新发展、开放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发展方式。因此,政府部门要支持我国民营企业全球并购高新技术企业,对重点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弯道超车。

高度重视通过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引领发展这一重要途径,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全球技术并购。企业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符合中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不仅有利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发挥先发优势的作用,还有利于在全球竞争中培育我国的新动力、新产业、新业态。事实上,民营企业数量多、行业覆盖面广,以民营企业为先锋,以国家为后盾,发挥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前瞻性、敏锐性、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快速产业化的能力等特点,以及利用国际上对民营企业接受度较高的优势,鼓励他们到国际上并购高新技术企业,这是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有效途径。

支持我国企业海外公司的技术创新。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或者新设高技术公司已成热潮,除汉能外,还有吉利、华为、复星、三一、上工申贝等企业都在海外并购技术型公司。有的企业从长远着眼,在海外收购一些掌握前沿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的公司,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但是要使这些公司持续创新保持领先地位并迅速产业化,仅靠民营企业一己之力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这些海外公司不论它在何国、不论它是否以外国员工为主,只要知识产权是中国的,海外技术资源为我所用,应在立项、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方面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地对待。

政府专项资金和优惠贷款支持企业全球技术并购。将企业海外技术并购纳入国家专项基金支持范围,让优惠贷款与贷款贴息政策惠及那些有利于国家全球战略布局与实现技术升级的海外项目。

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并购基金定向支持企业全球技术并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行业等建立定向的海外产业投资基金,中投公司、社保基金等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身份,与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开展全球先进技术并购,支持中国企业跨国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进行金融创新支持全球技术并购的企业在海外融资。企业并购海外高新技术类公司后,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实现研发联动与协同创新,而企业在国外融资往往比较困难。建议相关部门研究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打通企业在国内、国外的金融市场,鼓励引导中资银行的海外分行及中资并购的海外银行对这类公司进行融资支持。

支持企业海外技术创新成果向国内转移。企业全球技术并购以后,往往会在海外形成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当海外的技术创新成果转移到国内时,政府部门要把这些海外的技术创新成果视为国内企业的创新成果,在税收优惠、技术创新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中国   并购   模式   经验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