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习新思想 > 权威解读 > 正文

击鼓催征,奋进中国汇聚新动力

——写在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上)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进入2017年,有关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发展关系的种种论述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奥伯斯菲尔德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1月16日,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调至6.7%。这意味着,时隔3年后,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

作为报告的主要作者,莫里·奥伯斯菲尔德说:“我们还上调了对于中国2017年增长的预测,这也是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加快的一个关键支撑因素。”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阵阵寒流中,中国经济的稳定预期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显然,上调对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的预期,IMF正是看到了这个古老国度里涌动的澎湃活力。

最是一年春好处。国家的宏伟愿景,人民的幸福期盼,世界的关切目光,又一次交汇在3月的北京。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健而有力的脉动。

良好开局昭示发展新图景

——中国经济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民生的改善

就在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4天后的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公布: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4.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

这标志着,2016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总的来看,2016年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些在西方媒体看来冷僻的组合词汇,正在中国现实发展中,给出新注解。

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很多人往往只关注数据,我更想强调,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看来,中国经济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民生的改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2016年,一则“太钢集团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的消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为去产能下的钢铁行业乃至中国制造大大提振了信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每年生产380亿支圆珠笔。然而,圆珠笔尖钢这一核心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每年要以每吨12万元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笔尖钢材。

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太钢不仅首次实现了笔头钢的批量生产,而且正在开发更为环保的国际顶尖无铅笔头。

显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打开一扇崭新的窗,也为结构调整注入新能量。

“中国要发展,必须在稳的基础上发展;稳的目的是进,目标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起跑决定后程,开局昭示未来。

这份开局之年的良好答卷,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球经济增添一份中国信心。

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

——改革没有禁区,“硬骨头”再硬也必须“啃下来”

2月25日,来自天津的游客张凯走进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内,看到一件特殊的收藏品:摆放在一个玻璃箱内的109枚红色公章。

这些公章,原本就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

此前进行的简政放权改革中,滨海新区将分散在18个单位的216项审批职责合并为“一局一章”,原有的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最终收藏进了国家博物馆。

2016年,从中央到地方,多项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被打破,全面深化改革激流勇进。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36%,废止规范性文件11073个,非行政许可审批如那109枚公章一样,永远成为历史。

这109枚公章,也成为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好的缩影。

“我们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成97个重点改革任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还完成194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419个改革方案,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2016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言简意赅勾勒出过去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强劲向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充分肯定了一年来改革取得的成果。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2016年9月,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意志。

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12次会议。其中,2016年8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一次审议通过了14个文件,创出新高。有媒体因此形容,全面深化改革在2016年按下了“快进键”。

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向前,一石激浪,以点带面,牵引带动其他改革一并推进。

新华社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在中央深改组已经召开的31次会议新闻稿中,“落实”一词出现近200次,而2016年的12次会议就强调了100余次。

2016年10月1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开播,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摄制组赶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了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通过剖析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的典型案例,全面展现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2016年,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改革举措全面推进,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印发《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审议通过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以上率下作出示范……

这一年,40多名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落马官员受审或被判刑,判决中出现了“终身监禁”。

最新调查显示:九成以上领导干部和普通干部、七成以上城乡居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比2012年分别提高9.9、21.3、10.2个百分点。

一系列深改实践再度向全社会传递出清晰明确的信号:改革没有禁区,“硬骨头”再硬也必须“啃下来”!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16年10月14日下午,来自江苏无锡、在北京做真丝服装生意的吴伟贤,领到了北京市颁出的第一张居住证。

当年10月,《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正式落地。

从2000年开始定期办理暂住证的吴伟贤,拿到崭新的居住证后,“感觉离积分落户又近了一步”。

以“居住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积分落户”打开更公平通道,让外来人口享受到更多基本公共服务,北京户籍制度改革的动作,点燃了无数“北漂族”奋斗的梦想。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

过去一年,12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涉及民生相关议题的就有9次,审议通过的民生领域文件至少有14个,涉及扶贫、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社保等多个方面。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表达的“最牵挂”,缘于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注。

这一年,有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覆盖超过10亿城乡居民,1亿多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得到了提高,部分地区养老金调整水平超过6.5%……

65岁的沈阳退休教师孙刚林清楚地记得,去年12月21日,每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的他惊奇地听到,冬季清洁取暖、推行垃圾分类、畜禽粪便处理……这些看上去简单却又实在的民生小事,登上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的“议事台”。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正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5年之变,刮目相看。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汇聚起了亿万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奋勇前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我们相信,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凝聚起广泛共识,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奋力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