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网络化大潮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国际高端智库论坛”上的讲演

作者: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郑必坚

在今天,要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个重要方面,就要看互联网,就要看世界互联网大会,就要看乌镇峰会!

一、时代大潮不可阻挡

环顾四宇,两股时代潮流,交相辉映。

一股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还有一股潮流,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简而言之,就是网络化。

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日新月异,而且已经“化”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以至于世界主要国家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也就是说,网络已走向“网络化”,并且已经从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技术、平台、渠道向“战略”敲门了。

这两股潮流,不是分道扬镳的,也不是平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网络化对于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自大封闭的过去,中国在工业革命大潮中错失了发展的良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网络化大潮中和世界同步。

展望未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一直到21世纪中叶,在世界近代史上第三轮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进程中,世界发展的重大特点之一已经显现: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实现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这“三力”的重大提升。这就是时代大潮,也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趋势和新机遇。

结论是:

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化大潮不可阻挡!

一个在网络化大潮中更坚定更自信地前行在和平崛起道路上的中国不可阻挡!

二、新大潮呼唤新文明

当我们把网络化与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时候,当我们把中国的网络化发展走势与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注意到:扑面而来的,是一个由网络化大潮推动的新文明的觉醒。

第一,这种新文明的觉醒,首先体现在生产力上。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导致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重心正在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产业链重心也从制造业转向大数据和信息内容本身。网络空间的数据越用越增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迸发出的新型生产力将为人类创造无穷的新资源、新财富、新空间。数据可以复用,信息可以共享,这是网络空间超越以往实体空间的本质特征,也是可以撬动人类走向新文明的最大杠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非零和博弈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可能性。

第二,这种新文明的觉醒,还体现在国防力上。信息技术孕育了信息武器的发展。信息武器的威力,则主要体现在控制能量的释放上,信息优势也由此成为战略制高点,从而改变了战争与防务格局。与此同时,在网络空间成为第五维疆域以后,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上升为主权国家第一层级的安全威胁。前不久美国发生大规模断网事件,不仅规模惊人,而且严重危害到普通民众生活。大家熟知的全球性安全事件一再证明,国家有国界,网络威胁无国界,在网络世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发展网络国防力量,构建新型防卫体系,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维护世界网络空间和平与发展的大国责任。

第三,这种新文明的觉醒,也还体现在文化力上。网络化开启了人们的头脑、民智,提升了人们的素质、能力,现代人接受的信息量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电视、电话、数据三网合一,以新媒体、自媒体、网络语和表情包等来表意的“网络文”,充分利用碎片化传播,其流行度和影响力对网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影响堪比中国100年前的“白话文”运动。而且,今天的“网络文”又是世界范围的,是中华文明复兴同世界潮流相交汇的契机。“互联网+”文化和创意文化产业,也已经脱颖而出,网络跨文化的传播力量不可估量。

说到这里,我愿再强调一点:所谓的“三个力”,归根到底落到一个大写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今天的“网络青年”,已经是由“网络文”熏陶出来的,在网络世界活跃地生存、自由地发展、自主地创业的一代“新青年”。在中国,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00后”。他们已经是我们的工业生产大军、农业生产大军,科学大军、教育大军、文化大军、创新大军、网络大军中的“生力军”。大体再过20年,将从“生力军”成为“主力军”。

总之,互联网正形成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已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关联。新时代需要新觉醒,新空间开启新文明。在这种新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这“三力”在同互联网的联系和结合中,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将创造前所未有的人类奇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和平崛起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