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派
没有熟人闷得慌
“别说去外地,就是去郊区我儿子那儿住,我都不愿意。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儿。”孙女士觉得没有熟人的生活“没意思”。
孙女士在百万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了40年,家是单位分的房子,离单位步行5分钟,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是老同事。上班时,每天就是“两点一线”,打交道的主要是同事。退休后,每天早上,她还会和退休的同事搭伴儿去公园遛弯、跳舞,然后一起买菜;下午,她还要参加单位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的合唱团,在一起的还是老同事。“所以说,我的退休生活圈子还是同事,和上班没有什么区别。”
刚退休那两年,她也想去全国到处玩玩儿,选个好地方养老。但后来发现,玩个十天半个月的还可以,但一常住就不行了。“旅游和居住不是一回事儿,旅游是到一个新地方,哪儿都新鲜,没新鲜够呢,就走了。但居住就不行了,能去的地方都去了,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唱唱歌、聊聊天还可以,但没有人说知心话,可能还是老了吧,越老越恋旧。”张女士说她曾在广西北海海泰别墅区买了一套房,住过半年。北海的银滩长而平,沙细白,空气质量大多都在优等级,而且水质特别好,弱碱性,适宜居住。在那儿住的人来自北京、哈尔滨、郑州、西安、重庆等全国各地,年龄大多在65岁以上,多数是老夫妻,还有带着小孙子来的。但大多是冬天住一两个月,最长四个月,天气暖和了就回去,刚认识的朋友就散了,越住越觉得没意思。后来,一个老同事的电话,把她勾回来了,回到北京,住到自己的老房子,见到熟悉的人,觉得特别亲切、舒服,就不愿意在外面住了,最终还是把北海的房子卖掉了。
“可能年纪大了,特别需要‘老伴儿’,这个‘伴儿’不一定是配偶,也可能是老同学、老同事,脾气秉性都了解,在一起就会很放松。”张女士说,相对于空气、环境等硬件,她更注重心理感受这个软件。
据了解,现在去异地养老的北京老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只要有可能,都是结伴而行。有的本来是一个人,如果觉得好,也会呼朋唤友,形成一个小圈子,既能互相照应,也能避免孤单。
相关背景
全国社保
年底有望实现
“一卡通”
根据人社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意见》,未来社保卡的应用十分广泛,应用目录可分九大类102项,涉及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至2017年底,社保卡还可跨地区、跨业务直接办理个人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基本实现全国社保一卡通。
一卡通实现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以前,社保卡不能直接异地使用。例如,如果你需要异地就医,首先你要到社保单位指定的医院办理转诊到异地就医,然后带着病历本、医院收费收据、医院打印的费用清单及社保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去参保的社保单位报销,流程比较复杂。
而社保卡实现全国一卡通之后,大家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本地和跨地区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费即时结算,支持挂号、诊疗、妊娠登记、住院登记、购药等就医过程的信息服务,实现就医一卡通。另外,今后社保卡的功能也会更强大,还可当身份证、银行卡使用。目前的社保卡是一卡两个账户,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相当于一卡两用,既是一张社会保障卡,也是一张银行借记卡,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金融等服务,使用更加方便,也可以通过社保卡的银行账户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也就是说,今后可以使用社保卡办理银行代收代付业务,交水电费、燃气费、话费、网费、有线电视费、物业管理费等。
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后,人社部门积极推动其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待遇领取等业务环节的应用。逐步将涉及个人缴费、支付的各项业务,包括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待遇的领取以及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后的费用支付等。(李海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