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 如何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大考验。因此,每一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都必须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为我州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旗帜和灵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因此,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在第一位,必须把舆论导向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

一要坚持党性原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守好这块阵地,发挥好引领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位,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要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确保思想舆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切实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

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大激荡,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许多问题的判断标准、衡量尺度、价值观念都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位新闻宣传工作者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社会思潮,决不能在新闻宣传上出现任何偏差;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

三要坚持团结鼓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宣传永恒的主题,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统一起来,大力讴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英雄业绩,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动权。对重大事件、重大任务的宣传报道,要坚持早作准备、精心策划、及时调控,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焦点上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对社会舆情动态,要保持清醒认识,在上情下达、正确有效地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也要全力确保“下情上达”,畅通民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因势利导化解社会矛盾,将多元的社会思潮或思想意识引导到正确健康的舆论轨道上来,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合力和主流意识。 

二、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闻宣传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格局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兴传播渠道不断涌现,媒体的分众化、对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包括社会舆论场、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手机舆论场在内的多个舆论场,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贴、聊天评论等,使舆论形成机制更趋复杂。因此,我们要构建起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营造强有力的主流舆论态势和社会氛围。

一要把握新趋势,不断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由于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一家媒体已经很难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只能选择一部分受众作为自己的目标对象。这就需要我们的新闻媒体根据受众的差异、兴趣爱好对自身特色进行“定位”,运用差异化策略找到自己在社会和市场中的位置;要深入研究群众信息需求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不断调整和充实传播内容,努力满足受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二要发挥新兴媒体作用,抢占信息化条件下宣传舆论的制高点。互联网信息海量、即时互动、天然落地、能够汇聚网民声音、形成强大民意力量,能够使我们的声音在更广的范围传播。我们应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充分认识互联网在舆论传播方面的特殊功能和巨大潜力,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努力打造现代传播的新阵地、新平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和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三要主动防范未然,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掌控能力。当前,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处理普遍还存在着不敢面对媒体、不愿面对媒体、不会面对媒体的现象,只想“堵”,不重视“导”。信息化时代的媒体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过程完全暴露于公众眼前。因此,应对突发事件,不能沉默与迟滞,必须见微知着、反应敏锐、着眼全局,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总原则,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学会善待媒体,善于借助媒体,主动引导媒体,勇当“意见领袖”,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真正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要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通报和内部协调机制,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应对,到位而不缺位,适度而不过度,帮忙而不添乱,主动引导舆论,正确引导舆论。 

三、转变工作模式,进一步创新舆论引导工作方式方法

新闻是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常干常新的事业。实践证明,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要创新内容。增强宣传效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关键在于坚持 “三贴近”。这就要求我们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精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把镜头、笔头、话筒多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多了解群众的意愿,多反映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从群众视角、群众感受、群众期盼出发,进行宣传报道,使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更加可亲可信;要防止和避免“从机关中来,到机关中去”、“从领导中来,到领导中去”、“从会议中来,到会议中去”的做法,重点在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上改进创新,不断在新闻形式、新闻手段、新闻文风上改进创新,努力使新闻宣传更加有力有效有用,更加入脑入耳入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创新形式。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必须“讲究宣传的艺术,进行艺术的宣传”,才能不断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要积极改进报道方式,创新报道手段,让新闻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生动活泼、富于创造性;要研究新闻宣传艺术,在形式上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使作品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充满时代感,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策划新闻宣传时要注重形成个性,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少说套话空话,多一些深层次剖析,少一些浅层次的扫描。善于运用普通群众能看懂听懂、能接受、能入耳入脑入心的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述,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关心的事,使重大主题、引导意图融汇在生动形象的宣传报道中,达到出众、出彩、出特色、出影响的最佳报道效果。

 要创新方法。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瞄准百姓生活的细节、百姓的情感、百姓的故事、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体味百姓甘苦,倾听群众心声,挖掘生活亮点。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新闻宣传,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要突出精品意识,充分调动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所办的新闻栏目及对上、对外新闻报道进行精心设计,认真筛选,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报道、系列报道、综合性报道等分量较重的新闻报道,从选题的确定、主题的提炼、内容的架构等方面都要进行认真策划,集思广益,努力推出一批适应不同层次需要,有影响、有特色、有时代感的好专栏、好节目、好文章;要切实改进文风,倡导形成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朴实、生动、清新的文风,力戒形式主义。

总之,全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提升舆论传播能力,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我州着力实施“十三五”规划,聚力创出跨越发展新路子,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本文作者:文山州委宣传部理论科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舆论   导向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