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四问三峡大坝:武汉被“淹城”与三峡有关系吗(3)

三峡大坝还能干什么

“根据以往规律,长江中下游汛情一般来得比上游早。”王海分析,到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长江或面临更严峻防汛形势,到后期,三峡大坝发挥的作用将更显著。

每当洪水来临,常听到“百年一遇”“十年一遇”等说法。据了解,洪水频率常以“%”表示,水文上一般采用0.01%、0.1%等来衡量不同量级的洪水。洪水频率越小,表示某一量级以上的洪水出现的机会越少。如洪水频率为1%,则为“百年一遇”的洪水。绝不能理解为每相隔100年就一定会遇到1次。

王海举了个例子,通俗来讲,碰上“十年一遇”的洪水,宜昌的洪峰是每秒6.66万立方米,依靠荆江大堤可以防御。有了三峡工程后,“百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是每秒8.37万立方米,通过三峡水库拦蓄,可以减小到堤防可控的范围内,减小到“十年一遇”的水平,可不用分洪。遇上“千年一遇”的洪水,宜昌洪峰流量为每秒9.88万立方米,则通过启用荆江分洪区,三峡水库拦蓄后,可不超过保证水位,避免荆江河段干堤的溃决。

针对下一步汛情是否会出现新的问题,程晓陶判断,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大,但同时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概率很大的原因一个是前期降雨已经让地表水塘土壤都饱和了,后面的降雨几乎90%甚至100%都会产流,易于形成洪涝,后面再降雨的危害性更大。同时,七八月降雨区要向上游移动,上游出现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程晓陶说,具体出现多大的洪水现在无法判断,只能说要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准备。但他认为,今年由于有了三峡,如果出现上游大洪水,相比于1998年,下游的防汛压力会减轻。(记者 朱娟娟 李晨赫 实习生 陈俞)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