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重磅发布 | 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度调查报告 (2)

从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行为意愿的百分比看,与自身利益相关越密切,参与程度越高(见图3):有55.9%的受访者表示,“只要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就有关事项征求民意,我就会积极表达想法”,说明一半以上的受访公众会选择在公共事务中发声,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保障知情权并掌握话语权;52.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村)干部/领导做了有损大家的事,我会坚决反对”,如果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受访公众会对政府部门的某些公共决策行为提出异议;38.7%的受访者表示,“为了有效监督公共政策的执行,我会在平时多参与公共事务”,说明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受访公众表现出一定的担当,对公共事务进行自觉参与;36.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发现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或贪污腐败行为,我会向相关部门检举、揭发”。相对而言,揭发政府公职人员的贪腐行为与自身直接利益相关度较低。因此,这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最低。

结论:公众具有一定的投票意识,但投票意识受一定的人情因素影

参与投票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公民可以通过投票来选择领导人从而影响公共政治,投票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本次调查主要测量了我国公众对于投票的态度是否具有独立意识,在中国社会人情关系法则下投票是否受到面子的影响,以及是否珍视自己的投票权。投票意识的题目设置采用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投票意识越强。通过百分制转化,我们发现,我国公众的投票意识得分为56.5分,超过50分平均水平。因此可以说,我国公众已经具有一定的投票意识,但是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具体而言,只有21.7%的受访者表示“把选票投给谁都一样”,这说明大部分受访公众能够珍视自己的投票权,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见图4)。42.2%的受访者对“干部人选由上级决定更为稳妥”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这说明我国公众的投票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34.3%的受访者表示“我会把选票投给我认识的人、朋友或者亲戚”,说明我国公众存在一种私利式的参与意识,在投票时有相当部分公众迈不过人情关,因人情往往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连,从而会对自己的投票行为产生影响。如何将传统的人情观引导为现代公民文化,成为公民参与意识培养应切实关注的问题。

结论:公众对公开竞选具有一定的认同度,表现出较强的边缘性选举行为

竞选行为与投票行为不同,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行为,它直接介入政治输入过程,以自己的意志和行为直接干预选举结果,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公民意识的表现。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于公开竞选具有一定的认同度,只有34.7%的受访者认为,“公开选举没有实质意义,只是一种形式”。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进行公开选举时,我会详细了解每个候选人的为人和能力”,对于候选人行为的了解属于边缘性竞选行为,受访公众愿意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选举要求。相对而言,对候选人能力的判断并发表意见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对候选人发表意见甚至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只有44.8%的受访者表示“在进行公开选举时,我会就候选人的长处和短处在熟人中发表意见”,比例降低,说明我国公众更加关注政治输出过程而非输入过程(见图5)。

网络政治参与成为政治参与的新方式

结论:近半数受访者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人们了解政治过程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通过大众媒体关注问题、表达意愿、影响决策,是当前最常见的公众参与形式之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1.5%的受访者通过网络获得时事政治信息(见图6)。可见,网络取代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公众获得时事政治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对于政治参与而言,本次调查显示,46.7%的受访者表示,“对于我来说,网络参政是最主要的参政方式”,40.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对公共事件进行讨论”。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成为政治参与的新方式。

本次调查还发现,相对于学历较低、收入较低的民众,学历较高、收入较高民众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更强。正是因为网络可以将民众的意愿随时随地向他人传递,所以民众才会积极地在网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借助网络来赢得他人或者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结论:网络围观现象不容忽视,部分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现实脱节

对于网络平台上的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如遭遇强拆、断案不公、贿选等),93.1%的公众会加以浏览、关注,可见,网络围观现象在我国公民中普遍存在。其中,有34.5%的受访公众选择转载此新闻或者积极跟帖、参与讨论,表现出更为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在本次调查中,一些受访公众表示参与“网络围观”最主要的目的,是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在他们看来,“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发言的权利。在网络围观时发帖、跟帖、转发,哪怕只回复一个‘顶’字,都是在发表意见,行使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网络政治参与较为积极的民众中,有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对政治参与的认同感较弱,如,网络政治参与积极者中,有34.7%的受访公众认为“公开选举没有实质意义,只是一种形式”。这些人对现有的政治体系认同感不足,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参与较为消极,表现出一种政治冷漠,但是在网络上他们则会不断发帖、跟帖、批评社会、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诉求。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驰
标签: 中国公众   政治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