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北上深中心区房价坚挺 一线城市“豪宅化”?(2)

张亨伟 摄

何为“豪宅”? 4大量化指标帮你起底

就在高端豪宅开始侵蚀一线城市楼市之时,也有不少购房者表示不解,到底何为“豪宅”?

在6月28日举行的京西南城市生态豪宅区域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就用“好”、“大”、“小”、“贵”四个量化指标来起底豪宅。

他认为,作为豪宅首先要够“好”,即在空间、环境、设备、服务等多方面拥有量化优势,比如区位优越不可替代,或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即为空间够大,对资源占有率较高,满足购房者的改善性需求;“少”是指同一区域内产品类型的稀缺;而“贵”就是价格定位会较普通住宅更高。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地王”频现 “豪宅化”是情非得已?

今年二季度以来,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掀起了一股“地王潮”,“天价拿地”意味着日后楼盘的高价入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热点城市的豪宅化进程。

有媒体报道称,截至6月29日,不到半年时间全国已出现205宗单宗超过1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51宗超过3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3宗超过100亿元的高总价地块,而这些“地王”也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合肥、南京等房价涨幅较快的二线城市。

对于这种所谓“面粉贵过面包”的怪像,业内人士怎么看?

“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是不合理的。”6月27日,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在2015年度股东大会上直言,“地王”催生的另一个因素是房地产投资低迷,全国开工面积连续两年大幅下降,新开工面积首次低于销售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从最近的成交数据来看,一线城市“豪宅”并非有价无市。

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 月北京成交价7万+/平方米的豪宅产品共签约216套,成交面积4.38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增加2%、10%。与此同时,5月豪宅市场成交均价高达100317 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4%,标志着北京豪宅市场真正进入10万+/平方米时代。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