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并非颠覆
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相继同法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埃及、韩国等国以及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伙伴关系”的根本与西方常提到的“利益攸关方”、“关键他者”等概念有着本质差别——它的基本参照不是利益得失,而是相互关系的协调和整体氛围的营造。
因此,伙伴关系着重的是关系的维护和氛围的营造,以此思想为基础的治理理念不会将国际社会的个体成员视为被动的管理对象,而是注重这些成员在体系社会中彼此关系的协调,实际上更强调个体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把后参与到国际规则体系的成员视为应该被指导和管理的对象。如此,通过关系治理能够推动国际社会各个成员平等参与、共同制定规则,而不是单纯地被动融入和遵守传统大国设定的各项规则体系。将此理念运用于大国之间的关系中正反映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内涵:打破“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这种对立者的关系魔咒,相对地以平等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国际规则和秩序的构建,也就不存在新兴大国“破坏”现行规则而传统大国试图“社会化”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了。
当然,从现实来看,“新型大国关系”这类政治关系原则理念还需要向更多具体的实践性规范理念发展,需要逐步在国际社会中运用和推广,才能使得理念与实践真正融合,从而保证实践的推进、理念的推广。例如,近些年中国推行“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的尝试,不同于美国主导的TPP等排他性组织,中国不是要颠覆现存国际体系,而是要补充现存体系缺乏的一些功能,以新型治理模式和理念建立国际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