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淡然 丁梓懿) “我对上海迪士尼很好奇,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和香港的有什么不同。”16日上午,在香港迪士尼乐园门口排队安检的香港居民陈小姐对记者说。
当天,备受瞩目的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无论是开幕庆典期间的《狮子王》中文版全球首演,还是试运营期间超过50万人次的游客量,都为中国内地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的登场增添了不少声势。
上海迪士尼有着诸多创意亮点:“晶彩奇航”“宝藏湾”“探险岛”等首发景点,“翱翔·飞越地平线”“加勒比海盗——沉落宝藏之战”“创极速光轮”等主打项目,以及全球迪士尼乐园中最大、最具互动性的城堡……
2005年开业的香港迪士尼乐园一直担当着本地旅游业的重要支撑。自开业以来,它为香港经济带来了744亿港元的增加值,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0.38%,直接及间接创造就业机会近20万个。
16日当天,香港迪士尼乐园门口和往常一样排起长长的队伍,客流量和平日大体相同。
香港迪士尼会被“挖墙脚”吗?
随着上海迪士尼的开幕,中国成为继美国本土之后,第二个拥有两座迪士尼乐园的国家。人们难免好奇,中国市场会上演一出怎样的迪士尼“双城记”?更新、更大的上海迪士尼,会“挖走”香港迪士尼的“墙脚”吗?
面对来自上海的“同伴压力”,香港迪士尼似乎并不太担忧。香港迪士尼乐园发言人对记者表示,亚太地区的主题乐园正值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对主题乐园和度假区的需求仍然庞大,只要香港迪士尼继续发挥优势,并不断注入崭新的娱乐元素和游乐设施,相信会继续受到本地、内地和国际旅客的欢迎。
香港特区政府的态度也颇为乐观。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樑16日会见传媒时表示,两个迪士尼乐园定位不同,目标客源也不同。上海迪士尼主要招揽内地游客,香港迪士尼则吸引国际游客。他说,未来将会继续丰富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内容。
基于乐园定位和目标客源的不同,两个迪士尼的确在寻求差异化发展。
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为上海迪士尼设计了“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的口号,要让中国游客觉得“这就是他们的地方。”
音乐剧《狮子王》改编成中文版在上海迪士尼首演,当中加入了“炒鱿鱼”“娃娃亲”“回家喝西北风”等中国式语言,甚至有美猴王孙悟空现身助阵。乐园里,“花木兰”主题巡游花车、中式餐厅漫月轩、唐老鸭打太极等元素无不印证着迪士尼在上海融合中西文化的努力。
相对来说,香港迪士尼在设计、布局、游乐设施、演出语言上则保留了更为国际化的风格,与上海形成互补态势。
对迪士尼公司来说,要唱好沪港迪士尼这出“双城记”,不但在市场布局上要“两手抓”,还要在中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2015年上海迪士尼向全球发布创意亮点时,迪士尼幻想工程执行副总裁罗伯特·魏斯就向媒体表示,“就像美国本土已经有两座迪士尼度假区一样,香港、上海两个度假区都在中国,完全可以共存,是相辅相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