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31省份经济转型能力的测评及排名(3)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与数据的选取

知识存量指数测量

智慧创造知识,知识一旦进入人类经济活动领域或者在经济活动中产生时,就已经成为生产和消费的手段和对象,从而具备了资源的意义。知识的存量也因此成为一个阶段内组织或经济系统对知识资源的占有总量。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不断研究世界的本原过程,产生各种形态的知识资源。任何一个经济系统总会产生一定知识资源,知识存量是不断积累的历史过程,具有历史积累性质,经济系统中的知识存量总是向着增加的方向发展。知识的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为经济学界所认同,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知识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准确地验证以及评估知识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如何测度。当前,对于知识存量的测度,基于对不同形态的知识和知识不同侧面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考虑知识资源的效用方面,对知识存量的测度主要是对知识资源在如何提高产量、质量、品种上发挥的经济效用,以价格为主要的衡量形式;在考虑知识资源的时效性方面,主要侧重对知识投入的时序分布分析、知识存量的折旧和更新等;在考虑知识资源的回报率方面,主要计算知识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或用税收增加量来测度知识资源的附加价值等;在考虑知识资源的产品特征方面,主要计算知识和技术投入在产品上实现的市场价值等;在考虑知识资源的原材料特征方面,主要用受教育程度、知识分子的比例和研发投入来衡量国家知识资源的总量等;在考虑知识资源作为控制和管理要素方面,主要以拥有高级经理人才的数量、是否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体系等来衡量企业的管理类知识资源等。

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可用性,本次测评采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研究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两个分项指标来衡量知识存量。这既考虑到劳动力本身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考虑在研究环节以经费投入多少衡量可能产生的“知识池”大小。具体的指标构成为:

知识存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研发投入/GDP

在计算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中,大专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计算;高中(含中专)教育按人均受教育12年计算;初中教育按人均受教育9年计算;小学教育按人均受教育6年计算;文盲人口按人均受教育1年计算。

劳动生产率指数测量

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劳动者生产活动和提供的劳动成果的比值关系, 同时劳动生产率也作为评价一国或一产业增长潜力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广泛出现在各种经济学文献中。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科学衡量的最佳公式,即劳动生产率等于以最低限量的劳动取得最高的产品。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部门的收入同劳动力投入的比率,它反映每单位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收入情况,主要反映在一定劳动力投入条件下某部门的生产效率。一个部门的相对收入越高,劳动力投入越低,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劳动生产率如何计算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了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需要考虑各个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在文化程度、劳动熟练程度、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当前理论界对劳动投入使用“人•年”或“人”来计量,很少考虑使用每“元”来计算,而以“元/人•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则更具有可比性。

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可用性,本次测评采用是以部门收入与劳动力投入比的抽象概念,用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劳动力衡量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衡量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具体的指标构成为:

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劳动力)+工业劳动生产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产业结构变换指数测量

从17世纪威廉•配第发现各国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到费雪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再到克拉克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为经济学界所认同和关注,产业结构也因此常被作为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产业结构变换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最终产品产出结构发生变化,各产业产出的实物量在最终产品中的比例结构发生的变化。产业结构变换反映了生产能力在各个产业间分布的差异。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较大比例的产出会集结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生产能力会相对高于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产业的生产能力相对高于二、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生产能力相对饱和,加上居民消费层次水平升级,导致第二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强,在产业结构中表现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所以,三次产业结构性变化凸显了协同的重要性,产业结构的协调反过来也影响了经济增长。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源的消耗利用率、资源的配置、技术进步、产业比重等来作用于经济增长,并通过产业结构系数间接反映出来。

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和可用性,本次测评采用比值法衡量三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变换,以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衡量第二产业的演进,以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衡量第三产业的演进。具体的指标构成为:

产业结构变换指数=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省份   能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