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与对策

—以河北省为例

【摘要】新型农民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软件条件,文章针对河北省农民培训现状,结合城镇现代化建设形势,提出新型农民培训的有关对策;扎实职业培训理念导入,制定系统科学规划,创新多元化培训架构,统筹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培训保障体系,形成职业培训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型农民 河北 培训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是决定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为职业,通过教育培训具有较高素质,懂经营、会管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稳定从事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认为,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称之为新型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的主体,通过市场需求从事农业生产,并参与加工、物流、销售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产业链的参与者和供给方。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2014年底,河北省全省总人口为7383.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41.3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0.67%,而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更少之又少,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者几乎没有,加之目前正处于乡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的大形势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当前河北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对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农业现代化这一短板的关键环节,是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培训,农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技术和技能,进一步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的发展要求,全方面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培训模式。现阶段政府培训工程主要包括教育部门的职业培训、农业部门开展的科教农技等实用技术培训、有关行政和村镇用人单位进行的岗位培训等。河北省各级政府机构积极开拓培训路径,与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创新性地开展高层次农村人才的培训工作。例如,河北农业大学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招收农村村干部、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一线从业者,在全国农业高等院校中首次开展农民学历教育,有利于促使农村青年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二是社会力量型培训模式。社会力量办学的职业农民培训主要包括民办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培训。目前,河北省已经有保定虎振技校、唐山聚友技校等一些起点低,教授烹饪、维修等实用技术比较成熟的私有培训机构。另外还有企业培训,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进行相关产品使用的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最终实现企业和农民的互赢互利。行业协会培训是指由专业协会,如农民合作社等组织的培训模式。

新型农民培训的现状。笔者对河北省保定市20个行政村,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参训意愿、培训需求和参培情况。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到有效问卷89份,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总结了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如下:一是潜在需求强烈,但是参训率不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都能意识到自身文化知识的缺陷和科技技术的缺乏,都渴望学习新技术,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学习的意愿很强烈。但因为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方式,采用新技术,成本较高,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而且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下意识地采取回避的态度。因此,尽管潜在需求强烈,但是实际参训率不高。调查显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占47.5 %,表示“条件允许愿意去”的占31.5%,但实际参加过培训的农民不到10%。二是培训主体单一。农民培训供给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主要由政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来担任,其他主体因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工作难度大、见效慢等,参与不够积极。这种局面造成了农民培训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发挥全社会的资源优势。三是培训方式内容单一、脱节。培训方式和开发方案不完善,培训方式基本以传统的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典型示范、田间地头指导、跟踪反馈等实践培训环节相对较少,农民学习难度大。内容与实践脱节,部分新技术“水土不服”。培训时间基本固定,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农民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农民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农民认为自己种了一辈子地,经验丰富,无需培训,不容易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缺乏开拓创新的思维,承受风险能力较低,改变现状的意愿不强。政府在落实具体培训政策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长远规划,缺乏调查研究,培训的理论性太强,实用性偏差,或缺少适合农民特点的教学方式,不能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兴趣,既对未参加培训的农民产生了负面影响,又影响了组织者和培训者的热情,最终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培训资源缺乏整合。农民培训涉及农业、林业、畜牧、科技、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组织部、共青团等诸多部门,这些部门自成体系,互相分割,基本上各自开展工作,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容易造成培训内容不系统、重复。此外,许多部门负责培训的负责人,对生产缺乏了解,无法合理的分配资源,使培训资源更显不足。应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培训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加培训供给,合理分配培训资源。

三是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时间、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负责培训的人员缺乏实际农业生产经验,培训一般重理论、轻实践,内容脱离农村和农民实际,造成培训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有的培训项目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的规律,缺乏配套的措施,农民接受培训之后,生产的农产品,出现销售不畅的问题或者价格偏低,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农民培训主要以短期培训居多,长期培训较少,在短时间内,农民如果想真正学习到新技术是很困难的。有的课程安排受任务进度要求与农忙发生冲突,造成农民参加培训的出勤率偏低。而且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授方式,因为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民接受能力较差,更喜欢通过现场培训、专家一对一指导等方式。

四是基层培训师资匮乏,培训经费不足。由于农村基层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县一级缺乏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普遍年龄老化、专业性不强,缺乏年富力强有实际经验的中青年技术人才,年轻的技术人员不了解农村实际,缺乏实践经验。而省、市一级的师资又很难下到基层,造成基层农民培训的师资严重匮乏。由于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有限,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资金投入差异较大,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给予专项费用,使得培训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有的地方没有固定培训场所,培训时临时借用办公室等,严重影响培训的效果。部分地方甚至挪用农民培训资金,损害了农民的权益,使农民失去了提高素质、脱贫致富的机会。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策

营造氛围,强化认同,扎实职业培训理念导入。针对农民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等突出问题,应加大新型农民培训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和专栏等形式,在农忙或农闲的有利时间反复宣传身边的真实案例、先进人物、创业能人,利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农民充分认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强化他们对于职业农民的认同感。

摸清需求分析,细化教育形式,制定系统科学规划。针对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普遍知识层次较低的现状,制定符合自身特色全面、真实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真总结梳理和科学系统分析。针对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制定形式多样和个性化的教育形式,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区,开展分阶段、分等级、分区域、分时间的系统科学的培训规划。

创新多元化培训架构,统筹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培训效果。现行的培训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组织为辅的教育资源配置,形式比较单一。应运用市场机制,积极鼓励、扶持并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形成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共建共享、开放协作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同时,还应统筹教育培训资源,摒弃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独立办学形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采用联合办学形式,统筹管理,明确培训对象、任务、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培训保障体系,形成职业培训长效机制。新型农民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充分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这就需要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找准侧重点,下大力气重拳出击发展农民培训事业。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农民成功经验,扶植多元培育主体,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统一协调的市场培训机制。还应积极制订具体的农民培训政策,逐步规范农民培训的操作程序和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责编 /张晓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对策   现状   农民   职业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