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昌九区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摘要】长江经济带是当前国家布局的重点流域经济发展战略,沿江省市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会。江西要在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促进上中下游互动发展、东中西协调发展的独特作用,“昌九区域”融入长江经济带是“重中之重”。目前,虽然“昌九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但是真正要实现“昌九区域”与沿江经济体,尤其是中部区域经济体的“融入”,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瓶颈和障碍。

【关键词】昌九区域 长江经济带 融入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在万里长江中,江西只拥有152公里的长江水道和岸线,但处于连接长江中下游的“黄金水道”线上,扼长江经济带之“咽喉”,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构建“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格局中处于转承接启的地位。江西要在全方位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促进上中下游互动发展、东中西协调发展的独特作用,“昌九区域”融入长江经济带是“重中之重”。“融入”,不是简单的叠加,关键是以要互联互通为中心抓手,全面实现“昌九区域”与长江经济带的五通,即政策通、设施通、贸易通、资金通和民心通,这就必须以基础设施为纽带、以市场对接为保障、以产业协作为重点、以城市联动为核心、以跨界联系为平台,真正实现“昌九区域”“融”进去。

“昌九区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障碍

由于经济联系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和行政区划壁垒导致的市场垄断性以及人文地理的差异性,在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其东西直线距离3000公里,覆盖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必然表现出区域竞争的无序特征。“昌九”与沿江区域的融入程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昌九区域”与流域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程度较低。以水道通道为依托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带动流域经济带发展,是流域经济带开发的一般规律。因而,融入长江经济带,离不开“昌九”与流域经济带快速通达与无缝化衔接的交通体系,但“昌九区域”的联通程度较低。

“昌九港口”与沿江港口的融入方面。首先,江西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滞后,仍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水运物流发展的需要。当前,“昌九区域”的多数航道深水化程度不高,航道等级不高,除了长江江西段156公里一级航道和湖口至南昌156公里三级航道外,没有高等级航道,尤其是进入枯水期,航路更加难以通畅。

其次,“昌九港口”还存在着与沿江港口同质化的问题。长江干线上除了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之外,各省市还各自建设了许多多用途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并且都还在进一步加快扩容建设,造成长江干线上港口密度较大,腹地互有交叉,功能部分重复。更由于一些地区,例如上游地区的航运市场尚未成熟,货物来源非常短缺,面对大港口的竞争,为争取更多货运资源,各地港口间采用低价竞争、行政干预等多种手段争夺客户,造成港口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

最后,沿江港口涉水管理体制不顺。我国水资源事业素有“九龙治水”之称,管理部门较多,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航道建设过程中不仅涉及中央和地方,还涉及国土、环保、农林等多部门利益,岸线、征地、防洪、交通等协调难度较大,影响到长江流域水运事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涉水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机制,水利、水电开发与航运发展之间往往不能统一、协调、有序①。

“昌九高速”与邻省高速对接方面。江西省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网络还不完善,尤其是在浙皖粤、粤闽湘等方向存在省际“断头路”。根据江西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最新发布的《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江西与邻省共有29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其中江西省已建成通车22个,两省均已通车对接18个,存在“断头路”11条。

“昌九高铁”网络建设方面。江西11个设区市中已经有10个设区市融入了高铁网,南昌、上饶等8个设区市已开通高铁,江西正在迎来全面高铁时代。但就“昌九区域”来看,高铁运输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是高铁网络结构有待完善。目前,江西的高铁网络主要是呈东西方向分布,南北方向的高铁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与中下游城市的联通仍然有待加速。目前,“昌九区域”基本实现了跟上海、南京、武汉、长沙的高铁联通,但是跟安徽以及上游城市的联通程度仍然非常低。赣皖两省能否快速联通关系到中游城市群的“黄金四角”(鄂湘赣皖)是否能够最终形成合力,构筑稳固的“龙腰”,为整个沿江区域经济起飞助力。

昌九产业与其他沿江区域的相似度较高。产业分工是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市场分割严重,各区域产业同构严重。为了考察昌九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其他10个省市工业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我们利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80)构造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计算各省市工业行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然后得到省市间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②。

研究表明,沿江11省市间产业同构问题突出,大部分省会城市的主导产业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建材、电子信息等领域。从各区域看,长三角(苏浙沪)、长江中游(安徽、湖北、湖南、昌九)、长江上游(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内部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高于区域外相似程度。与昌九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由高到低排名依次是安徽、湖北、浙江、湖南、四川、江苏、重庆、上海、云南、贵州。特别是昌九与安徽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06,在整个区域也是最高的。从目前各省市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行动中存在的认识不一致、定位不清晰、重项目轻产业、规划各自为政等问题看,产业同构是重要原因。

“昌九区域”与沿江城市群合作处于起步阶段。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层面的全流域经济发展战略,“昌九区域”融入长江经济带必须实现与沿江城市,尤其是中部沿江城市群的合作。但目前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昌九区域”与沿江城市群的合作尚有很多提高的空间。

缺乏统一的战略合作规划。“昌九区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布局的重要一极,与长沙、武汉、合肥城市圈共同组成四角鼎立的稳固“龙腰”。目前,四省虽然有一些城市间的合作,但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方面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划,结伴效应还没有形成,空间开发各自为战,生产力布局缺乏协调,尚未真正实现发展合力。

区际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各地出于加快自身发展的考虑,往往从本地区、本城市的利益出发,“昌九区域”与沿江其他区域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首先,在招商引资方面,“昌九区域”与沿江其他城市间缺乏分类指导,竞相出台优惠政策争抢资金和资源。其次,在生态环境方面,由于缺乏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中上游城市的环境保护动力不足,跨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最后,在社会保障方面,“昌九区域”与沿江各城市的保障制度不统一,使得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不通畅。如何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区际利益,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联合协作机制,是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③

加快推进“昌九区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对策

“昌九区域”要做好“通”的文章,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基础投资的抱群效应、产业衔接的雁阵效应、要素结构的互补效应、功能布局的协同效应,以及城市群联动的结伴效应。

以基础设施为纽带,打通联江通海通道。首先,升级“昌九”航运。“昌九”航运升级最关键的在于打造港口集群和优化航道等级这两个方面。第一,打造港口集群。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以九江港为龙头,加快推进九江港、南昌港一体化建设,以及赣江、信江沿江和鄱阳湖区区域性重要港口为重点的现代化内河体系建设,形成九江港“通长江、达上海”、南昌港“北通鄱阳湖九江、南连吉安赣州”的互动互补发展格局。加快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建设,着力打造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及产成品、矿建材料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港口。启动九江瑞昌港区、城西港区等11个港区工程,把九江港打造成为区域枢纽港、长江喂给港。以“昌九区域”为中心,将区域内20多个港口整合起来,形成密集内陆港口群,并且以此为基础,打造辐射全流域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推进九江港—南昌港一体化,加强港城、港工、港贸联动,依托长江岸线,优化港口布局,完善服务配套。第二,航道升级改造。建成以长江江西段、赣江、信江为主骨架的“两横一纵”国家高等级航道。当前,从南昌至湖口三级航道建设已经顺利完成并升级,此航道全场175公里,江西应该以此为契机,将这条航道延伸到赣江、信江等流域,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便能将贯穿江西的赣江606公里航道全面提升为三级航道,势必增强“昌九区域”对全省的带动辐射作用。针对鄱阳湖流域航道桥梁多,碍航闸坝现场突出的情况,可以考虑开征船舶通行费、过闸费筹集水运建设资金,最终运用于推进航道升级和碍航闸坝改造。尽快调整综合交通机构和规划,实现铁公水联运,将适宜水运的产业沿江布置。

其次,加快高铁运输能力。补齐高铁运输能力不足的“短板”,加快贯穿江西南北方向的高铁干线建设,保证昌吉赣客专于2019年建成通车。以武广、京九、沪昆、昌吉赣等客运专线为主体,构建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高效“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加快实现城市群内三大板块之间、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达与无缝化衔接。加快“昌九区域”与安徽中心城市的高铁互通。

再次,推动高速路网建设。以昌九快速通道、沿江快速通道、疏港通道、出省通道为重点完善高速路网结构,加快形成以南昌为核心的“四纵六横八射”高速公路网建设。以打通湖口长江大道、九江长江三桥为重点提升过江通道。积极对接沿江和周边省市高速路网,尽早打通部分省际高速通道的“断头路”。目前省际断头路共有11条,涉及江西与湖北的有2条,涉及江西与湖南的有6条,涉及江西与安徽的有3条。

以上下游协作为重点,推进产业链条联动。长江经济带大多省份处于工业化加速推进时期,产业重复建设与低效性较明显,不利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因此,昌九地区“融入”应推进上下游协作配合的产业链条建设,形成产业集群集约发展。

首先,“练好内功”。昌九地区从产业上融入长江经济带,应当围绕沿江产业链,“练好内功”,即在内联上下功夫,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坚持错位发展,抢抓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机遇,提升重点优势产业在长江经济带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九江沿江岸线优势,发展沿江临港产业集聚带,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万亿临港产业带,包括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和集聚配套,提升发展材料冶金、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船舶制造等临港产业。

其次,“借助外力”。即在外引上做文章,把昌九地区打造成沿江对外开放高地,按照“打通产业链”的思路,推进本土企业与省外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吸引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整体转移。把产业园区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平台,“昌九区域”要把亮点放在发展特色产业园区上,为了加大融合力度,可以探索与中下游发达城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④。

以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为保障,促进资源要素流通。“融入”,就是交通的互通、人员的交流、货物的畅通、资金的进出、市场的开放、政策的互适。因此,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根本保障。

首先,促进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长江流域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还远远低于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融入”离不开各要素间的有效整合、流动、互动,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更加广泛的统一市场。“昌九区域”要完善统一市场机制,破除政策壁垒。支持企业跨地区投资、收购、资产重组与连锁经营。推进区域内质量认证、市场监督联合管理体系建设,维护区域市场秩序。“昌九区域”要加快实现与流域其他城市社会保障一体化,开展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交流合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昌九区域”要开展重点城市和城市群之间金融同城化试点,减免跨区域手续费用,鼓励金融机构跨区域开展经营活动。推动南昌、九江高等学校首先在武汉等中游城市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师资共享,科研互动,待条件成熟后推向下、上游城市的院校。

其次,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昌九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突破口是建立一个公共资源统一交易的平台。大力推动与流域各省市社会保障、医疗和养老保险系统对接,率先实现昌九区域内自由有序流转;推动社会信用平台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和社会信用共享;推动建立自然灾害、环境事故、卫生防疫、森林防火、反恐等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建立全流域社会治安管理协作体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支持、密切合作。

再次,积极推进和切实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与合作。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目前覆盖面积最广,牵涉城市最多的大战略,实现全流域共同发展是最终战略目标,但当前阶段性任务则应该是分别实现上游、中游和下游城市群能够集聚发展。“昌九区域”处于中游城市群的布局范围内,“昌九”联合武汉、长沙、合肥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要在城市群内合理构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跨省区进行战略合作,必定需要国家层面的发展协调机构,因此,应该由国家部委牵头,尽快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协调委员会”,突破行政限制,协调沟通解决跨省区发展中的重大利益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注释】

①林敬松:“基于昌九一体化的九江港口资源整合”,《物流技术》,2015年第5期。

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80)构造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其中,S1j、S2j是地区1和地区2工业总产值中j行业产值所占的份额,n为工业行业总数。计算所得到的S12为产业结构相似度,如果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则S12为0;如果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则S12为1。S12的值越大,表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更高。

③李春艳:“长江经济带合作共赢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2期

④黄庆华,周志波:“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6期。

责编 /张晓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昌九   经济带   长江   对策   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