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拉网式体检为央企祛病强身 剑指问题倒逼改革(3)

按照巡视组提出的分类处置建议,各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任务、时限,如中化集团将整改任务细化分解为3大类、8个方面、26个具体问题,逐一分析制定出整改措施共400余条,并倒排期限、落实责任到人;华能集团则确定了16个专项整改方案,制定222条整改措施,建立了台账,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央企公布的整改方案中,有的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的完善了项目招标、投资并购等方面的制度,还有的对关联交易、利益输送问题进行了专项清查和整治,对“四风”问题坚持立行立改,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人员,并对巡视发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采取了“止血”措施,及时挽回了一批经济损失,通过巡视整改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央企能够快速出台整改方案,态度很端正,但更关键的环节在于行动落实,不能让整改措施变成一纸空文。有必要的话,巡视组可以针对央企的特定问题、特定个人杀个‘回马枪’。”庄德水指出。

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巡视组提出159条国企改革意见建议

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不乏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巡视期间,巡视组归纳共性问题,查漏洞、挖根源、找对策,先后形成了52份专题报告,提出了关于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159条,其中很多建议在中央制定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时得到采纳。

巡视在发挥震慑遏制作用同时,治本作用进一步彰显。有关部门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对国企党建工作、干部管理体制、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深入研究,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果。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到倒逼改革、促进发展、标本兼治,凸显了央企巡视的战略意义。

“巡视反馈要充分落实到企业的法人治理体系上,落实到党组织在企业的法定地位上,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的内部管理、约束机制;同时,反馈内容要落实到针对企业的外部监督体系中,充分发挥纪委、监察、审计的监督作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说,“在国企改革中,要进一步强化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人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建立国企员工薪酬发放与企业运营效益相挂钩的机制,这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是国企的发展方向。”

专家指出,巡视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国企发展的长效机制。2015年9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从国企分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党对国企领导等方面深化国企改革,从而使国企发展走上更加规范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