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机器人来了!(3)

机器人会像PC电脑一样普及吗?

像人一样,能听、能看、能说、能识别环境,有记忆、推理、决策能力,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这是大会上科学家们给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画像。

追溯历史,人类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古代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形形色色的自动玩偶可以说是现代机器人的雏形。

8年前,比尔·盖茨在一次演说中预言,未来家家都有机器人。“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有可能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之深远丝毫不逊于过去30年间个人电脑带给我们的改变,机器人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比尔·盖茨的预言能否成为现实?多位专家预测,人类对机器人将逐渐实现语言、表情甚至意念等方式的控制,智能机器人终将成为人类的忠实助手和亲密朋友。

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显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从未来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的热点。专家预测,5到10年内,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和产值将超过工业机器人。

面对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的可观前景,各国都在积极布局。韩国计划在2015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都有服务机器人,美国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甚至有专家预计,2050年左右机器人将可以与自然人进行足球和其他体育比赛。

拥有全世界40%机器人的日本更是提出了内涵丰富的机器人发展计划。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主席顾问中村道治介绍说,日本从制造业、护理和医疗、农业和食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应对四个领域提出了机器人发展的目标,计划到2020年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要翻倍,在非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市场要增长20倍。

在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产品形态和功能正在探索和尝试,未来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下一代机器人对人类的影响将超越互联网。”意大利比萨圣安娜大学仿生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保罗·达里奥预测,“新一代的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从儿童期到成人,一直到老年,尽管做到这一步还有很多障碍,但我们将通过集成和简化努力去实现。”

回顾15年前的历史,王天然说,当时服务机器人有很大进展,但是当年的乐观估计现在没有实现,主要原因是人和机器人不能很好地融合。所谓的与人共融,就是能在同一自然空间里工作,能够紧密地协调,能够自主提高自己的技能,能够自然交互,同时要保证安全。

“实现了共融,人与机器人的关系就会改变,是一种朋友关系,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帮助。”王天然说。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机器人   日本   比尔·盖茨   服务机器人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