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具体合作中要做到一个“实”字。中英合作要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惠及两国广大民众。双方要扎实做好核电、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项目,推动这些标志性合作尽快落地。双方应建立长效机制,深化两国地方间经贸合作。中方重视人民币国际化在伦敦和欧洲的进程,将继续支持伦敦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并加强同英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投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中的合作。中方愿推进中英中小企业合作,将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也欢迎更多英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希望英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更多便利条件。
第四,方式方法上要突出一个“新”字。我们要深入推进双方新兴产业合作,开展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英国八大技术和战略产业的互利合作。中英企业在开展双边合作时,还可以开展第三方合作,联手开拓国际市场。中方愿同英方进一步探讨,在第三方需要、同意、参与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帮助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国家发展。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评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经营-转让等不同的投融资和运营模式,优中选优、优势互补,力求合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就未来中英经贸合作的具体领域而言,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资深顾问温嘉旋指出,英国是成熟的工业化国家,伦敦是世界领先的金融等服务领域中心,货运和保险等服务业都很发达,这些也都是向中国企业开放的投资领域。对于个人来说,伦敦也是世界顶级的财富管理中心,还拥有最为成熟的房地产市场。英国法律体系健全,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类似的,在中国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英国企业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者。中国有着将眼光投向世界的传统,在中国可以发现持续的投资机遇。温嘉旋表示,全球最大的250家企业中有40%都将总部设立在伦敦,英国拥有充足的国际企业资本,因此也拥有充足的资金向中国市场进行投资。
增强示范效应:
借力中英关系提升中欧格局
今年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欧建交40周年。中英关系和中欧关系发展面临继往开来的重要机遇。英国是欧盟重要成员国,中英关系同中欧关系相辅相成。
去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访问,同欧盟领导人一致商定,要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英关系新发展将为中欧关系全面推进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本次习近平访英期间,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英国支持欧盟早日同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积极推动推动欧中关系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主任姚铃表示,作为欧盟经济复苏最快、实力居前的成员国,英国在促进中欧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的发展方面有望发挥积极作用。在中欧“一带一路”合作中,英国事实上在欧盟成员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同时,英国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和未来启动中欧自贸协定谈判问题上态度积极,不仅是中欧推进更高水平经贸合作的重要伙伴,也可成为中欧合作的重要桥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欧盟大国,中英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中英合作有着制定规则、塑造新的世界秩序的功能。”
欧盟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管莎达·伊斯兰认为,欧洲越来越认可中国是国际和地区舞台发挥战略作用的一方。欧中关系建立在深厚、不可替代且彼此需要的基础上。中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经济体,英国和欧洲都需要来自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以实现共同发展。伊斯兰表示,中欧关系经过40年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未来欧中有望在“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领域、参与欧洲投资计划、5G通信、城市化、能源、智能城市和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此外,双方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对话与合作空间,因而在全球治理领域,中欧合作前景也十分广阔。(记者 王龙云 王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