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热点观察 > 正文

长虹集团纪委书记为何实名举报董事长

2

【特别报道】长虹集团纪委书记为何实名举报董事长

侯隽

文章导读: 7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东,对方表示,该举报确实是长虹集团纪委书记杨学军本人发布,长虹集团正在核实内容,目前长虹股份生产经营正常。

网传“因私人恩怨”不靠谱

7月28日,一份署名举报人为长虹[微博]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学军的举报信在网上流传。这份《关于长虹集团公司、长虹股份公司董事长赵勇涉嫌严重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公开报案书》,因是纪委书记举报身兼党委书记的董事长,这一角色关系成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甚至超乎举报内容本身。

7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东,对方表示,该举报确实是长虹集团纪委书记杨学军本人发布,长虹集团正在核实内容,目前长虹股份生产经营正常。

长虹纪委书记实名举报董事长

“你可以去看公告,目前一切以公告为准。”刘海东婉拒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采访要求。7月29日上午, 四川长虹 股份公司发布公告称,证实举报,正在进行调查。

在杨学军长达3000多字的举报信中,主要分两部分内容,一是举报长虹现任董事长赵勇滥用职权、违法决策等问题,二是举报赵勇造成国资巨额损失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长虹集团是四川国有独资重要骨干企业。自2004年以来,赵勇同时担任长虹股份、长虹集团两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2005年至今,又任两公司党委书记。

据举报信内容,2009年长虹与合肥方面合作上马等离子生产线项目。杨学军认为当时全球等离子行业发展已经岌岌可危,业界巨头已有索尼、东芝[微博]、富士通、飞利浦、先锋、日立等先后淡出或放弃等离子市场,但“赵勇一意孤行,滥用职权、违法决策,与合肥有关方面签署了合肥鑫昊等离子项目协作备忘录,最终陷入了20亿的巨额债务之中,造成重大损失”。

杨学军在举报信中表示,赵勇作为上市公司和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长、法人代表,在投资鑫昊等离子项目的决策中滥用职权、违法决策,已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杨学军特别强调他本人对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负责。他称,作为长虹集团公司和长虹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采取公开报案方式绝非一时冲动,确是无奈之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阅长虹年报发现, 长虹从2006年以来就一直重金投入等离子项目。例如,2006年四川长虹计划投资20亿美元上马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但是等离子项目一直亏损。长虹财报显示,负责等离子业务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2012年亏损7.38亿元,2013年亏损3.47亿元。2014年上半年四川长虹亏损1.81亿元,仅四川虹欧的亏损就高达1.3亿元。为摆脱等离子业务的亏损包袱,四川长虹在2014年年底才最终将四川虹欧61.48%的股权以6420万元的价格转让,接手方为绵阳达坤投资有限公司。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长虹集团   董事长   实名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