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万物互联时代的中国大趋势(3)

——对“互联网+”的多维度观察

行业互联网的升级版

那么,“互联网+”与十八大报告中的四化同步发展中的“信息化”有何区别,与金融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有何不同?可以说,“互联网+”是行业互联网的升级版。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刊载的《政府工作报告20个新词词典》的解释:“‘互联网+’模式,其中的‘+’指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充分对接。目前,互联网已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见,“互联网+”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行业互联网,而是行业互联网的升级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观察。

首先是从“+互联网”发展至“互联网+”加以观察。如果说,以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是从线下到线上,从文本化到数字化,从物理化到网络化,体现的是局限在技术和载体方面的延伸和创新;那么,“互联网+”则为人们展现出全新的模式和形态,互联网已经从以往的技术配角转变为如今的创新主角,从而逆转了以往“+互联网”时代发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互联网+”向人们展现出如下的发展轨迹:线上向线下主动发展,网络向现实积极靠拢,互联网向传统行业拥抱融合。从“+互联网”至“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轨迹所呈现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正是体现出互联网的升级发展,这种升级,是技术的融合、流程的改造、产品的换代、服务的提升、管理的创新,是一种由工具向能力的转化,是一种全面的创新甚至是对传统的颠覆,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也会呈现层次性和多样化,“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也会进一步与“+互联网”相互交织,但与以往的“+互联网”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是从万物互联时代的背景来加以观察。机机相联、人机相联、人人相联,这正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所处的新的发展环境。如同智慧城市是信息化的升级版一样,“互联网+”正体现了信息化在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向网络化、互联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发展的新趋势。

再次是从创新的内容来观察。如果说,以往的行业互联网更多的是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着眼和着力的话,那么“互联网+”已为行业互联网注入了互联网灵魂,再造了智能化的服务流程,提供了便捷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了个性的服务需求,体现出网络社会环境下以人为本和绿色化的发展精髓。

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大潮正在孕育形成新的世界发展态势,“互联网+”正是体现了新一轮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先机的智慧谋划。

“互联网+”体现出综合性、渗透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互联网+”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是一条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整体价值链。2015年3月初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主题为“边缘创新”,正是移动互联网综合性和交叉性的体现。因此,“互联网+”行动计划需要举上下之力,汇聚内外资源,以综合性战略和系统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和路线推进。“互联网+”具有向全社会、全方位、全视角、全链条渗透的特点,形成了万物互联、深度融合、跨域渗透、整合汇聚、相互促进的社会网络化新形态。“互联网+”向各领域各行业渗透的多维度丰富景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互联网+”的前沿性体现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最新进展,体现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和创新源泉。“互联网+”还具有探索性、动态性的特点,需要在多样性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合适的方法和规制。出租车行业的移动支付、网络安全领域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以及近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正是“互联网+”实践性的体现。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互联时代   中国   万物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