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线城市:
库存压力依旧
与一、二线城市不同,三、四线城市虽然在新政之后,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但楼市走向却并不乐观,回暖乏力。西安市日前发布公积金新政称,从4月27日起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普通住房的,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含)以下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最低也降至两成。
然而据观察,政策对非一线城市楼市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给力。近期在济南开展的齐鲁房展上,人流量并不是很大。与之对应的数据显示,济南市住宅销量在新政出台的一个月内有所增长,但增长不是十分明显。
南京楼市的反应与济南大体相同。据有关网站统计,3月1日至4月29日,南京市新房上市量仅为5500套,仅为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新房认购量为1.5万套,成交1.1万套,低于去年和前年同期水平。不过,也有个别三、四线城市出现了成交活跃、楼市回暖的状况。
专家表示,4月份非一线城市楼市变化,可用“局部活跃,但整体难回暖”来概括。由于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高企,潜在购房者期待房价进一步回落,购买意愿不够强烈。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一线城市去库存仍是房地产面临的“重要一课”。
房地产企业:
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化明显,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一线城市、重点区域的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非一线城市、非热点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正如有开发商所言,“谁也不想高价拿地,但除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还能比较容易地卖出去房子以外,很多三、四线城市基本卖不动了。”在库存高企的压力之下,部分房地产商将业务重点放在了热点城市,而这也将导致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这一点,也从近日发布的房地产企业2014年年报中得到了印证。龙湖集团年报显示,2014年其先后在一线及二线主力城市购置16幅地块。该集团2015年的投资运营,将继续聚焦一、二线城市。富力地产也提出,未来将只限于考虑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城市。远洋地产2014年获得的17个新项目中,94%位于一线及二线城市。
业内人士判断,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一线城市、重点区域的地价可能会迎来上涨。张大伟也认为,大部分企业加大力度增加一、二线市场布局,未来竞争将非常激烈,房企经营难度也将越来越大。(记者 亢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