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上榜量NO.1
在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2份进境食品不合格名单里,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统一品牌的上榜量可谓不折不扣的NO.1。其中,单是去年1月,就有12款方便面产品不合格,3款泡面产品不合格原因为“未获检疫准入”;4款产品超过保质期;5款产品被检出“标签不合格”。此外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其多款方便面产品“沦陷”,统一蜜豆奶在去年12月质检总局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名单上显示被检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栀子黄”。
在食品饮料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看来,尽管各国相关标准不一,进口食品易存在不符合中国相关标准的问题,但统一多款进口产品屡次出现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统一对进口商资质要求低、缺乏监管;暴露其在品牌管理、销售渠道上存在漏洞。
桶装水成重灾区
而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一整年公布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结果中,瓶(桶)装饮用水不合格产品的数量高达数百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问题产品中98%为桶装水产品,如此现象颇为普遍,桶装水产品已成不合格产品重灾区。
对于桶装水频现质量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桶体的反复利用是罪魁祸首之一。他介绍,桶装水的水桶通常都会被企业重复使用, 而每个水桶能平均使用50次左右,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更是仅靠原始的手工清洗和少量消毒液冲刷,根本达不到桶装水回收清洁的最低要求,水桶上就会产生残留的致病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