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0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现在众所周知,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就业人群相比,专业人士结婚的可能性更大,离婚的可能性更小。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美国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数据显示,2013年20至49岁的男性中,56%的专业型、管理型和技术型职业人士已婚,而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已婚者比例仅为31%。
文章称,有人称,两者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工薪阶层男性,特别是在这个阶层中占多数的白人,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降低。可能他们在求职时不像父辈和祖父辈那么勤奋,所以未能找到婚姻所需要的稳定工作。
但对历史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一些挖掘就会发现,在至少130年的时间里,婚姻方面的阶层差异和美国白人当中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关。历史数据还表明,坚持认为结婚率差距完全是价值观问题的那些评论人士,几乎可以肯定是搞错了。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人口统计学家已将人口统计数据汇编进了“综合公共利用微数据系列”(Integrated Public Use Microdata Series)。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当今时代并非美国首次出现巨大的结婚率差距,至少是第二次。另一次出现在19世纪末。克劳迪亚·戈尔丁(Claudia Goldin)、劳伦斯·F·卡茨(Lawrence F. Katz)和罗伯特·A·马戈(Robert A. Margo)这三位经济学家认为,这两个时代的相同之处在于,经济不平等居高不下且日益加剧。
首次出现结婚率差距是在1880年至1910年期间。那个时期被马克·吐温(Mark Twain)形容为“镀金时代”(Gilded Age)。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提高了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总人数。学校教育的延长提升了对教师的需求。同时,1880年至1900年期间,报纸发行量翻了两番,扩大了对编辑和记者的需求。白领专业人士在就业市场上的收益得到了巩固,并且他们还大量走进婚姻。
与此同时,独立工匠和手艺人的财富缩水,因为他们的小店铺被大型工厂取代了。本可以找到熟练学徒和雇佣工岗位的年轻人,却变成了低收入的工厂工人或服务业从业者。他们的结婚率较低。
在被部分人称作“新镀金时代”的过去几十年里,不平等再次居高不下并日渐加剧。有本科学历的就业人群发现,自己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因为技术变革,劳动力市场的中间部分被掏空了。生产流程外包导致一家又一家工厂倒闭。底层的低技能服务业从业者规模扩大,而顶层的精英人士在新增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日渐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