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国企打虎拍蝇提速:能源资源领域达17人(图)(2)

最期待

国企“反腐”不断提速

统计显示,62例被通报的国企领导干部案例,从通报时间间隔看,呈现不断加速的节奏。从“案件查处”栏目开设以来至2013年上半年末,仅有1例通报案例。而在2013年下半年三季度,就有6例通报案例;当年第四季度同样有6例。

进入2014年以来,国企“反腐”显著提速。至统计截止日(8月28日),“案件查处”栏目就已公布了49名被通报涉嫌违法违纪行为的国企领导干部。其中,一季度公布14例,二季度公布23例,三季度至28日已公布12例。

因此,一般认为2013年下半年是本轮国企“反腐”提速的起点。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便是2013年9月1日,中纪委通报国务院国资委[微博]原主任、原党委副书记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最忙碌

陕、闽、粤、豫、川“打虎拍蝇”最多

以地域来区分,国企“打虎拍蝇”的忙碌状态在各地不尽相同。除中央直属企业的23名企业领导干部被通报案例外,另外39例案例分布在20个省区市。

存在被通报案例的中央直属企业中,中石油系统有6名企业领导干部被通报,“打虎拍蝇”可谓最为忙碌,其次是中国移动[微博]通信集团有3人被通报。

而在各省区市中,“打虎拍蝇”最忙碌的前五名依次是:陕西,5名国企领导干部被通报涉案;福建5人;广东4人;河南4人;四川3人。

从一个角度可看出为何这些省份的国企“打虎拍蝇”格外忙碌:在煤炭大省陕西,5起案例中有3例涉及能源领域企业,其中2例都是煤炭企业;同样的煤炭大省河南,4起案例中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2例。

最易腐

油、气、煤、电企业尤为“易腐”

将62例被通报国企领导干部所在企业从类型角度进行区分,大致可分为8个领域,而其涉案人员的数量呈现以下分布:

能源资源领域(17人)、建设投资领域(13人)、机械与制造行业(9人)、传媒机构(8人)、基础物资领域(5人)、电信企业(4人)、金融企业(4人)、交通运输领域(2人)。

这个统计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涉及能源与资源的国企中,领导干部出现贪腐行为的概率要显著大于其他领域。这其中,掌握经济大动脉的“油、气、煤、电”相关企业尤为“易腐”,如17例属于能源资源领域的案例中,有8人在石油天然气企业(6人在中石油)、4人在煤炭企业、3人在电力相关企业。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