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首现环比全面下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态势恐将进一步持续,中国楼市已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市场各方都将接受新的考验。
北上广深房价全线下跌不意外
2014年5月,上海和深圳楼市率先开启跌势;6月起,广州加入降价行列;7月,坚挺了24个月之久的北京房价也终于开始“沦陷”。一线楼市房价的全面下跌意味着,全国房价普跌态势业已确立。
上海易居研究院分析称,7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跌幅创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据测算,7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跌幅分别为1.2%、1%和0.9%,一线城市房价跌幅首次超过二三线城市。并且,对比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跌幅扩大的态势更为明显。
近期北京、上海等地购房者观望情绪依然浓厚,房企“让利跑量”心理已占上风。在北京市大兴区的热盘保利熙悦春天,3月开盘时500套房源超3000人抢购,当天销售出了九成。然而,4月中旬开始,销量大幅下降,第二期开盘的500套房子7月还没卖完,并出现了每平方米500元左右的降幅。
一线城市不再是楼市避风港
曾被业内认为“只涨不跌”的一线楼市为何在此轮调整中不能“独善其身”?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目前4个一线城市房价指数均出现环比下跌,和整个库存压力较大有关。“目前一线城市还没有公开救市的做法,‘限购’、‘限贷’政策仍比较紧。但同时,购房者又预期一线城市也可能像其他城市一样,出现比较明显的价格下调。因此,入市不积极,进而导致库存积压,反过来促使房企进行各种程度的降价。”
据有关统计数据,7月,北上广深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8.9个、17.2个、14.1个和14.7个月。“在市场低迷下,今年一线城市的存销比上升速度还在加快。这也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存销比新高,而且还在持续攀升。”严跃进介绍说,“在2013年末,4个城市的存销比分别为7.6个、8.7个、9个和11.9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