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湖南省的“湘五条”来了,成为第二个公开出台楼市刺激政策的省份。“湘五条”不仅提出政府可以回购适当面积商品房作为保障房,还提出省内异地可办理公积金贷款、住宅产业化项目可提前申请《预售许可证》等措施,业内人士直呼其“很猛”。
从最开始名正言顺的呼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到后来动用财政手段,“市场回归”演变成“救市重来”,调控似乎正走向另一个极端。然而,在这种跷跷板似的政策变动中,市场不但没有变得乐观,反而愈发焦虑—楼市这一次还能起死回生吗?
一线破局从限贷开始?
上海模式一旦坐实,易被其他三城复制
北京晨报记者的调研发现,由于从一开始,限购与限贷政策就是以一个“组合拳”的形式打出,当前大多城市也只在能力范围内放松了限购,因此效果有限。要想彻彻底底扭转楼市局面,限贷是一个跨不过去的槛。
8月16日晚间,网络上流传出一份银行上海分行系统内文件,基本内容是重新定义了“首套房”概念:一是将外地购房贷款结清、本地无房的购房算为首套房;二是将2011年1月31日前有二套房贷记录,但现已全部结清并且在上海无房的购房,也按首套政策执行。
这份据称是建行所发的文件立即让市场兴奋起来。但业内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份文件并非全面放松限贷,很有可能只是适用于该行所谓“一楼一策”差别化信贷政策的合作楼盘,是为了解决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将银行拥有的开发贷转变成购房人的按揭贷。这种措施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不会掀起大风浪。
尽管如此,仍难免引发业界联想。有地产界人士认为,这或许将成为一线城市绕开限购这道红线,直接松绑限贷曲线救市的样本。该份文件一旦落地而没有被叫停,就很有可能被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复制。
北京晨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北京尚未执行这类政策,但不排除各大银行也在研究此类办法。业内人士多数预期,北京出于对房价上涨过快以及控制人口的压力,在短期内放松商品房限购的可能性不大,但像上海一样放松限贷,可能性相对较大。但这种可能性也仅是相对的,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中央对房贷的支持仍仅限于真正的首套房购买者,因此北京等一线城市完全放开限贷仍是小概率事件。
晨报记者 孙春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