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区域聚焦 > 正文

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

【摘要】为解农村“空心化”之痛,贵州立足于省情,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让劳动力真正地转移出去;另一方面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了农村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贵州道路,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这对于仍饱受“空心化”之痛的广大农村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贵州模式 四

农村“空心化”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转型发展背景下农村发展的异质现象,既是我国农村之殇,也是全社会之痛,对于地处西部的贵州而言,这痛尤甚。

为解农村“空心化”之痛,贵州立足于省情,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实施“产城同兴”战略,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让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落地生根”,真正地转移出去;另一方面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线,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省上下齐心、多管齐下、多力齐发,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了农村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的“贵州道路”,形成了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贵州模式。

贵州模式的主要内涵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让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农村空心化有效治理,一方面需要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够留得下来,另一方面需要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如果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就会制约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剧农村空心化—他们会倾其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在外打拼所得积蓄,回农村老家建房,而多数人建房后又外出谋生,人走房空,使得农村空心化越演越烈。

为使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去,贵州一方面跳出就城镇论城镇、就农村论农村的城乡二元分割发展的思维模式,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实施“产城同兴”战略,大力建设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新兴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大力推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工程项目,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住房难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向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医疗、教育、保险、住房等公共服务,让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真正“落地生根”,不再是城市里的“二等公民”,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让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够留得下来。早在2001年,贵州省余庆县顺应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热切愿望,因势利导地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内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迅速在全省推广。截至2013年底,全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已达1.6万多个,覆盖9000多个村、占全省行政村50%,受益群众1500多万人。自2014年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每年总体上将以10%的覆盖率递增,力争到2015年创建点覆盖70%以上行政村,2018年实现全覆盖。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本领逐渐“大起来”、精神变得“爽起来”、家园变得“靓起来”,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逐渐变成了现实,昔日贫穷落后的农村旧貌换新颜,变成了令人羡慕的美丽乡村。

“富在农家”建设: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富在农家”建设,就是顺应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抓住发展经济、农民增收这一中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让农民富起来。

一是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是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各地农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瞄准市场需求进行特色种养殖业、加工业,着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粮食、蔬菜、畜产品、茶叶、中药材等,涌现出了诸如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生态文明型、民族特色型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逐步改变了农民“吃饭去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点油盐钱”的生存模式,实现了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的嬗变;借鉴工业规模效益理念,通过成立种植业协会、养殖业协会、旅游协会等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产业化经营,变农民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共同闯市场;变单一的种植业为综合的“大农业”,在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使农业日渐成为集物质生产、绿色消费、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生态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扩大了农业的内涵,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农业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第一产业,而是渗透到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旅游、信息业、绿色产业等各行各业之中,并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形成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变经验农业为科技农业,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走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加工精细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有效提高了农业的效益。

三是大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一袋水泥运到家,豆腐盘成肉价钱”,曾是贵州省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方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贵州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拟筹资1600亿元,从2012年5月正式启动实施了“拔穷根”式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按照“四坚持、五为主、四结合、一确保”总体要求和“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总体目标,以改善民生、提高移民收入为核心,以整合资源为保障,以减轻迁出区生态环境压力和提高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重点,紧紧抓住“建房、搬迁、就业、配套、保障、退出”等关键环节,从2012年开始,用9年时间将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的200万贫困人口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产业园区集中安置。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搬迁15万人,2014年将再搬迁4.26万户15万人。通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使原本脱贫无望的深山区农民跳出深山找出路,在搬迁后全部脱贫,初步显现出了“群众拔穷根、生态得保护”的多赢效果。

“学在农家”建设:农民的本领逐渐“大起来”。“学在农家”建设,就是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增长农民智慧和致富本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一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农村文化家园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工程等,建好农村文化阵地,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技术、练本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发展能力和增收致富本领。如德江县复兴镇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党员教育、农业科技培训等内容结合起来,使其成了农民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致富屋”;雷山县利用“远程教育”搭建和谐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着力解决农民缺门路、缺信息、缺技术等问题,使其成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窗”和“致富桥”。二是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的原则,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学者、“致富能手”把科技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培养种、养、加等各类乡土人才,如雷山县通过精心烹制“远程教育、农家书屋、专家课堂”三道“科技大餐”,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5万余名。通过组织开展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比赛活动,选拔产生农村各类“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能工巧匠”,起到了“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人才效应。

“乐在农家”建设:农民的精神变得“爽起来”。“乐在农家”建设,就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享受文明健康的精神生活。在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贵州不少农村建起了文化娱乐活动小广场、成立了村文艺队、跳起了“广场舞”、办起了独具特色的农民运动会。春节前夕,有的农村还办起了充满浓郁民族原生态味道的“村晚”,自编自演起了展现农村发展变化的山歌、快板、小品、舞蹈等节目。通过“乐在农家”建设,农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精神变得“爽起来”,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美在农家”建设:农民的家园变得“靓起来”。“美在农家”建设,就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农民追求心灵美和环境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贵州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引导、支持农民改造民居、硬化联户路、整治村庄、绿化村寨等,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贵州启动实施了以建设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为内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到2017年,将累计投资1422亿元,用5年时间将贵州广大农村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过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个人身心美、自然环境美、人际关系美的美好境界,真正让农民美得自在、美得和谐。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贵州   农村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