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成果首发 > 正文

德国社民党的历史成就与现实挑战(6)

德国社民党起源于社会运动。成立之初,德国社民党的主体不是产业工人,而是城市手工业者。因为19世纪中期的德国产业工人大都来自农业地区,缺乏组织传统和经验、团结互助的能力以及创建工人组织的指导思想。而诸如排字工人、皮匠、旋工、木工等城市手工业者却拥有上百年的行业协会传统。他们虽然不是现代工业工人,但却依靠组织能力、较好的教育程度和传播能力成为德国社民党的先驱。19世纪中叶,工业的发展使城市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晋升的希望破灭,在对传统的期望和对现实的失望的紧张关系中酝酿出新的抗议运动,并吸引了知识分子的加入。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的联盟主导了1863年到1933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直到一战后,大批从战场返回的士兵留在了城市,产业工人的队伍逐渐壮大,并成为社民党的主体。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社民党面临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新挑战。在1949年8月举行的战后西德第一次大选中,社会民主党仅获得29.2%的选票,131个议席;而联盟党则获得31%的选票,139个议席,并掌握了组阁权。此后的几次大选中,联盟党的得票率不断攀升,在1957年甚至获得50.2%的绝对多数票。同时,社民党的党员数量也开始急剧下降,从1947年的87.5万人降至1958年的62.4万人。⑨数次选举失败使社民党认识到:德国的社会条件已发生巨大变化,如不及时调整党的纲领和政策,就难以重新执政。党的领袖库尔特·舒马赫认为,德国社民党必须扩展其社会基础,向中间阶层推进,最终达到议会民主制,党派多样化。

1957年选举失败之后,社民党内开展了一场关于改革的大讨论。重点是抛弃意识形态“包袱”,特别是清除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信仰;改变党的性质,使之向一切社会阶层,特别是中间阶层开放,以适应战后社会结构的变化。1959年通过的《哥德斯堡纲领》就是这场讨论的最终结果。它标志着德国社民党在政治理念上的决定性转变,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公开声明:“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植根于西欧的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社会民主党“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自由、公正和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是一个持久任务——为实现自由和公正而斗争,保卫自由和公正,而且本身也要经受自由和公正的考验”;实现这项任务的途径是“在同其他民主政党进行权利平等的竞赛中获得多数人民的支持”。⑩

《哥德斯堡纲领》奠定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该党也因而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支持,于1966年参加了大联合政府,并于1969年开始执政。1969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之后,德国社民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维利·勃兰特出任战后第一个社民党的联邦总理。

《哥德斯堡纲领》使德国社会民主党从一个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政党变成一个体制内的政党。之后的几十年间,社民党不再一如既往地批判资本主义,而更多地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寻求社会改良,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对党的组织扩大和上台执政起了重大作用。社民党的开放政策受到社会广泛欢迎,社民党党员人数逐渐增加,1973年达到近100万人。党员的构成也发生了改变,工人比例下降,而职员和公职人员则上升。1960年入党的新党员中,工人占55.7%,职员和公务员占21.2%;到1969年,工人只占39.6%,职员和公务员却提升到33.6%;到1972年,工人比例下跌到34%,大学生却占到15.9%。这些变化表明党员的基础在变化,中间阶层开始逐渐成为社民党的主体。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传统的工人运动结束了,作为无产阶级代表的社民党时代也结束了。在这10年里,社民党逐渐远离了下层民众。社民党的大部分干部不再是工人居住区政治生活、业余生活和社区生活的组织者。社民党曾经的典型社会环境解体了,传统产业工人人数持续减少,中产阶级人数急剧上升,占据了社会结构的主流位置。1982年,独立经营者、公务员、职员占就业人口的66.1%,其中新中产阶级(职员和公务员)占49.3%,超过了工人的4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迅猛发展,对西欧社会的劳动组织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冲击。特别是中间阶层日益扩大,非意识形态倾向不断发展,对以中下群体为社会基础的西欧社会党产生了严重冲击。在德国,传统工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所占比例已不足人口的5%。工人阶级在社会上所占比重的降低直接影响到社民党的政治基础,使社民党在选举中处于不利境地。

为了应对社会阶级结构的这种新变化,也为了政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社民党开始重新确定自己的依靠力量。社民党努力扩大党的选民基础和社会阶级基础,以争取中间阶层这一多数群体作为奋斗目标,并且把中间阶层的利益要求作为调整政策的出发点,以期最大限度地争取民心。为了满足中间阶层分享政治权力的愿望,社民党采取了权力下放和自治管理原则,强调以新的方式从政,实行“团结与开放”的政策,容纳所有派别和人士,团结各种政治力量,特别是以中间阶层为代表的中间势力,以形成新的阶级基础。

施罗德1998年提出的“新中间”思想就是从社会新变化出发进一步向中间层渗透,向全体选民最大限度地开放,寻求跨阶级的支持,扩大自己的生存基础。社民党在1998年的竞选纲领中强调,要邀请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要依靠从雇员到企业家,从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程师、科技人员,从工会员工到所有中间阶层的一切人,主张建立“在社会和文化上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的公民联盟”。施罗德的“新中间”道路使得社民党连续赢得1998年和2002年的联邦选举。

从工人党到人民党,从产业工人到新中间,社民党审时度势,理论纲领和执政方略不断调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曾出不穷,尤其在如何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威胁方面,社民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建设是社民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过度的福利制度造成了国家的经济负担沉重,经济增长迟缓,失业率高居不下。为此,社民党不得不进行痛苦的抉择。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樊保玲]
标签: 社民   党的历史   德国   成就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