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核心期刊 > 论点摘录 > 正文

杨雪冬:倒逼压力过大不是好现象

核心提示: 倒逼的压力越来越大,制度回应的空间越来越小,回应的动力越来越弱,制度改革不仅难以深化,反而诱发了大范围的制度性逃避现象

原标题:倒逼是不是个好东西

无论是总结中国改革经验,还是讨论深化改革的动力,倒逼机制都是一个经常提及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倒逼机制,并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严格定义,但是一般认为它是外部环境变化迫使制度进行改革的因果关系。

正如并非所有危机都能引发成功改革一样,倒逼机制也并非总能发挥期望中的作用,因为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制度本身都处于变化之中,相互间的关系也相应需要调整。

就倒逼机制的有效作用而言,有两个变化尤其值得重视:首先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曾经在经济领域中发挥正面作用的倒逼机制,能否适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没有形成基本共识,而且还存在激烈争论。尤其是社会的要求与体制内部的决策者、执行者在问题的判断、路径的选择上,都受到了自身利益的影响。

其次是社会对于改革期待更高,耐心却在下降。随着权利意识的增长、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人们更愿意以发达国家的现成经验作为认知和评判的参考。网络对问题的聚焦化,提高了问题爆发的突发性。

这两种变化共同导致的后果就是:倒逼的压力越来越大,制度回应的空间越来越小,回应的动力越来越弱,制度改革不仅难以深化,反而诱发了大范围的制度性逃避现象。

首先是转移改革话题。发展进程也是不断改革的进程。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体系,但是如何使这套制度体系更好地运行,依然有许多工作要做。制度自信不等于制度自满,甚至自大。无意或回避对制度问题、制度不足的深入讨论,这不仅起不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目的,反而会消耗社会的热情和期待。

其次是转移改革重点。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的重点应该逐渐转移到广大公众最为关心的领域和问题上。但是这些领域中利益格局更顽固,这些问题牵涉的关系更加复杂。由于一些决策者和执行者置身其中,所以常常回避问题,择轻而从,做些隔靴搔痒、叠床架屋式的调整,既延误了问题的解决,也增加了社会的不满。因此,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多次提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来推进改革,既是自我激励,也是对改革推进缓慢的不满。

还有转移改革责任。改革是全民的责任,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主动担当责任是弥足宝贵的精神。只有每个人、每个组织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不断推进改革。不能借口后人更有智慧,把重要问题推卸不谈,也不能对问题进行选择性解决,把难题、后果积累下来留给后来人。转移责任、逃避责任最容易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面对社会的期待和压力,如果只是某些个人流露出逃避倾向,就是个别现象;如果是许多人采取同样的选择,那就成为制度性现象。如果制度的这种反应长期持续,那么就可能导致社会倒逼退化为社会退出,这将是更危险的倾向。因此,在社会倒逼机制不断强化的同时,必须提高制度的回应性,这样才会形成制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央编译局网站(www.cctb.net),原文出处:http://www.cctb.net/zjxz/expertarticle1/201403/t20140328_303430.htm】

[责任编辑: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