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热点观察 > 正文

2013国企十大舆论危机点评:全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之道

在经营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媒体社会化的今天,危机可能在任何不为人知的地方出现,向企业发起猛然袭击。而危机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本刊在推出“2013年国企十大舆论危机”的基础上,特邀危机管理专家和国企人士对国企危机管理进行深入探讨,试图让国企危机管理拨云见日国企危机管理缺什么?

2013年国企应对舆论危机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危机管理存在缺失

当今社会,企业危机管理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提高到与生产、销售等核心部门同样高度的战略决策问题。虽然投入耗成本,也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回报,但是如果不做,危机一旦来临,所带来的市场和品牌损失是投入成本的无数倍。尤其对于体量庞大的央企而言,每次危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不能有效应对危机的企业,必定长不大。因为它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市场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风险。

深入分析“2013年国企十大舆论危机”以及企业应对,可以看出当前国企的危机管理存在五大急需弥补的缺失。

勿忽视任何利益相关方

随着社会空间的扩大、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公民意识的提高,一些以前有些“边缘”的NGO和社区团体开始通过公共倡导、“高调”介入和推进一些社会议程,促成政府决策以及企业行为改变,对危机处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此外,一些过去习惯于通过体制内渠道为政府建言献策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也开始重视以民间、公开方式,通过新媒体和公共舆论参与到危机事件中来。

企业必须开始重视这些新兴力量。企业在危机管理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利益相关者梳理,除了传统的政府、客户、协会、媒体等与企业商业利益紧密联系的重点沟通对象外,也需要将过去不太重视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外包员工、NGO、当地社区群众、学者与意见领袖人士等纳入自己的考察范围,找出薄弱环节和可能的漏洞,并对重点的利益相关群体进行审视、分析,确定沟通基调和策略。环境和资源敏感性企业尤其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鞍钢的案例中,由于供应商通常处于弱势地位,买方企业很少会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危机就从这里触发。在中核集团的案例中,企业和政府的事后反应是及时多元的,如果能够在项目一开始就有危机管理和沟通意识,将当地群众、NGO组织重点纳入考量范畴,并展开相应的宣传沟通工作,可能结果就不一样。

要紧盯环境变化,预警危机

中国市场瞬息万变,一时之成功不等于一世之成功。中国政策法规、经济形势、社会环境、商业市场的快速变化都可能引发企业危机。如何与这些变化保持一致,对于国企也是一项挑战。在茅台的案例中,中央八项规定等廉洁从政规定或会影响茅台的业绩,而动静较小、知名度较低的《反垄断法》猛然发威,也是茅台始料不及的。

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时刻保持警惕,灵活调整自己的经营举措。在中石化的案例中,企业在建设之初并未有违规之处,但城市的快速扩张、用地或产业规划的调整给企业运营带来了难以预知的风险。类似隐患在我国相当多的工业园区也存在。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审视自己可能面临的危机与议题,根据市场变化对重点议题进行调整,并密切监测、分析法律法规、市场竞争、媒体报道的有关信息,捕捉危机苗头,及时预警。在某个重要议题上,企业应尽量通过调整自己的经营举措来消弭危机。如果不行,需要就危机议题确定自己的立场、寻找关键信息、决定对外策略,向外展开沟通,以取得话语传播主导权。

强化管理者危机意识

国企高管通常重视经营管理等市场问题,但对于发生概率较低但破坏性可能很大的突发危机未必同等重视。此外,国企自身的地位与特质也让一些企业管理层感觉良好,或者觉得可以依靠政府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危机管理上容易安于现状;在危机事件应对上,常会瞻前顾后,或者没有勇气直面危机,寄希望于时间冲淡。某些国企缺乏与媒体建立和谐关系的认知也反映出这一点。在常态时,企业与媒体不合作,或者是浅层的“拉关系”,双方缺乏有效的深层次沟通,未能早早建立互信。危机一旦发生,企业要么消极被动地应对,要么反应过激,均不利于企业正面信息的宣导。

上一页 1 23456...11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