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王炯辉:加强铁矿石资源供应保障战略的顶层设计

王炯辉

当前,世界铁矿石市场供需总体趋向平衡,铁矿石价格相对历史最高水平有一定回落,研究机构纷纷给出铁矿石价格进入下跌通道的预测,国内不少业内人士对铁矿石价格一直高企不下的焦虑,似乎可以放下了。

然而,笔者恰恰认为,未来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价格:铁矿石价格走势并不是只有单一向下的路径,而取决于矿业巨头的经营战略,更取决于我国铁矿石资源供应保障战略,是“矿”与“钢”博弈的综合体现。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未来铁矿石价格走势要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加强铁矿石资源供应保障战略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破解钢铁产业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我国铁矿石未来需求仍大

钢铁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结构材料,铁矿石则是钢铁工业主要的原材料。近几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其中更是贡献了全球约90%的增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

今后10~20年内,随着产业发展由东向西递进及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将继续维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住房及公用设施建设,以及由此而生的巨大钢铁需求。

从人均钢铁蓄积量来看,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巨大的差距同时意味着巨大的未来增长潜力。预计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约为7.5亿吨(对应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约11.5亿吨),今后每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保持在2%~ 3%左右。在人均钢铁蓄积量处于低位废钢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铁矿石需求量将较长时期维持在缓慢增长的高位水平。

我国铁矿石供应仍将长期依赖进口

尽管我国铁矿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居世界第四,但因存在品位低、选冶性能差、矿床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铁矿石生产成本与世界铁矿巨头相比要高很多,竞争力差,难以满足我国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

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数量和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进口矿量从2002年的1.12亿吨上升到2012年的7.44亿吨,对外依存度从39.7%上升到68.5%的高位。

而截至2012年底,我国企业通过参股和控股主导开发的海外权益矿产量仅为6000多万吨,占进口铁矿石总量的比例不到10%。综合分析当前我国海外项目的铁矿资源品质、拟建和在建项目情况、矿山开采成本、铁路和港口运输等因素,未来几年海外权益矿产量会逐步增加,但预计占进口矿的比例仍不足20%。

应建立更多海外铁矿石供应基地

目前,研究机构纷纷给出铁矿石价格进入下跌通道的预测,如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预测2014年为105美元/吨,德意志银行预测2014年为110美元/吨,高盛集团预测2015年为80美元/吨,瑞银证券预测2016年为92美元/吨,摩根士丹利预测2020年为98美元/吨。

但是,由于现行铁矿石定价机制仍存在被操纵因素,笔者认为未来铁矿石价格走势并不是只有单一向下的路径,而是新形势下“矿”与“钢”博弈的综合体现,取决于矿业巨头的经营战略,更取决于我国铁矿资源供应保障战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