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重大问题研究 > 国际观察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度优势(4)

四、中国制度绩效实现的限度

任何一套制度都不是无所不能的,更不是长期不变、永存永恒的,都有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时空限度。制度优势和劣势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关键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要求,扬优抑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制度优势的发挥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这些优势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通过经济增长弥补甚至掩盖了制度的劣势。

国际社会囿于民主与专制的两分法,将威权主义或专制主义一般化,用苏联体制的命运或者威权体制的命运来简单类比中国制度的前景,只关注中国制度的弱点,得出的结论大多是悲观的。而新世纪以来围绕中国模式的讨论又将中国的制度优势盲目放大,将学术讨论扩散为政治判断,压缩了讨论的空间和想象的可能。这两类分析都存在着观念先行的内在缺陷,难以客观地看待充满活力的丰富现实。

对于中国制度优劣的认识,应该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多个国家,而非个别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作为参照系,进行多方位的比较,既要避免“西方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样的“历史终结论”,更不能盲目地夸大本国制度的独特性。因此,中国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在制度形式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在运行中遵循了全球化时代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近代以来,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各国,无不是实现了制度形式的独特性与制度运行的普遍性的有机结合。中国也不例外;二是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增多,为中国制度绩效的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不断通过明显的制度绩效强化本国社会对这套制度的认同,改变国际社会对于这套制度的偏见,从而为制度运行创造了更好的内外部环境。

30多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制度的绩效。在未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将从根本上检验中国制度绩效发挥的限度。因此,中国的制度不能因为已经发挥出优势而放弃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努力,优势会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要求的变化而逐步丧失,制度优势的升级势在必行。

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要实现制度优势的升级转变,必须实现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将不断多元化的社会与整体性的制度实现更契合的对接,充分发挥不断壮大的社会力量,使制度优势从国家中心向国家与社会合作方向转变;二是针对现有制度框架大、细节弱的特点,从机制、措施、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制度运行的精细化水平,降低制度运行的成本,使制度的优势从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向调整社会关系转变。

注释:

[1]Will Straw, Alex Glennie. The Third Wave of Globalisation.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Report, January 2012.

[2]M. Spence, The Next Convergence: 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Multispeed World.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1, pp. 4-5.

[3]Charles A. Kupchan, The Democratic Malaise Globalization and the Threat to the West.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12.

[4]Merilee S. Grindle. 2010. "Good Governance: The Inflation of an Idea", CID Working Paper NO. 202.

[5]Francis Fukuyama,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Journal of Democracy, January 2012, Volume 23, Number 1.

[6][美]帕拉格·卡纳.民主或效率:21世纪的挑战[A].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主编,徐向梅等译.民主与现代化:有关21世纪挑战的争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79.

[7]Ha-Joon Chang,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me Key Theoretical Issues.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WIDER Jubilee Conference, 17-18 June, 2005.

[8]WIDER, Helsinki, Charles A. Kupchan, No One's World: The West, The Rising Rest, and the Coming Global Tur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1995(4).

[10][美]贾恩弗兰科·波齐著,沈汉译.近代国家的发展——社会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0.

[11]L. Pye, The Legitimacy Crisis. in L. Binder et al. (eds.),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135.

[12][美]曼库尔·奥尔森著,吕应中译.国家兴衰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

[14]邓小平.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A].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213.

[15]F. Fukuyama, US Democracy Has Little to Teach China. Financial Times, January 17, 2011.

[16]Eric X. Li,The Life of the Party: The Post-Democratic Future Begins in China, Foreign Affairs, January/February, 2013.

[17][美]尼尔·弗雷格斯坦著,甄志宏译.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8]高柏.魔方国家: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0(6).

[1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能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2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1][印度]阿什瓦尼·塞思著,谷晓静、别曼编译.中国和印度:不同绩效的制度根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98-106.

[22]Edward Deering Mansfield, Jack Lewis Snyder, Electing to Fight: Why Emerging Democracies Go To War, Cambridge: MIT Press, 2005.

[23]Nicolas Berggruen and Nathan Gardels, Intelligent Govern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A Middle Way between West and East, London: Polity Press, 2013.

[24]邓小平.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A].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348.

[25][英]约翰·格雷著,张敦敏译.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65.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郑韶武]
标签: 全球化   中国   背景   优势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