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环保产业:抓住时机快速增长(2)

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其中环保装备和环保服务业产值将分别达到500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资需求约为3.4万亿元。有专家认为,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环保产业市场之一,并对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孕育重大转型

政府应把着力点放在释放和刺激市场需求,解决金融服务等体制机制瓶颈问题上

当前,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仍然较低、环境产业层次不高、市场规范不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影响和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因素尚未根本解决。

在赵英民看来,加快发展环保产业,首先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此基础上,政府可集中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体制机制瓶颈问题。

专家表示,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有赖于体制机制的理顺。比如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不顺畅,资本望而却步。环保投资具有初始性投资高、投资周期长、低风险、低收益、回报长期而稳定等特性,而环保产业投融资手段单一,金融领域甚至没有专门的环保放贷类别,环保项目难以获得融资。

“要真正做大环保产业这块‘蛋糕’,政府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如何有效刺激需求、拓展市场空间上。”赵英民说,“比建环保产业园区、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更重要的是如何释放需求。”

目前,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正在孕育着重大战略转型,即从污染物排放消减控制转向环境质量控制与改善为管理目标,这将给环保产业带来极为深远的变化。“未来不能只考虑4个约束性减排指标是否完成,而要考虑环境改善的综合效益,将直接促使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的融合发展。”赵英民说。

做大市场蛋糕

环保企业不再满足于卖设备,而是定位为提供环境问题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许多环保企业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卖设备,而是把自己定位为提供环境问题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这正是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方向。

桑德环保集团投资部经理王惟锐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做BOT(建设—运营—移交),还发展到ROT,将一些已经建成、但缺乏后继维护的项目买过来重建,然后运营—移交。对于环保产业,“交钥匙”式的一锤子买卖并不能满足要求,后期的运营、维护更加重要。环保部的调查也表明,污水处理厂的BOT模式比“交钥匙”模式的有效运营率要高出20%。

但是,采用BOT模式资金沉淀量大、周期长、回报慢,影响企业投入再生产。如何通过金融创新,为环保产业提供特别安排,盘活资金存量值得研究。环保产业不是暴利行业,如何引导海量的社会资金长期投资于环保产业,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而这恰恰也正是金融行业的商机所在。

此外,我国环保产业仍存在研发能力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许多企业宁愿坐等国家对排放控制的新要求出台,然后再去花钱买国外技术占领市场,也不愿预先在研发上进行投入。

要扭转这种局面,亟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目前,环保部正鼓励、支持环保企业与科研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的环保技术联盟,加强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信息共享。

广东慧信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铭卓坦言:“当下环保产业很热门,很多企业都想涉足,但大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难以在行业立足,而很多为研究而研究的环保技术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应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开发真正适用的技术。”

环保产业具有政策导向型的特点,但更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赵英民透露,环保部正与财政部探讨如何进行“财政后补贴”,政府告知需要什么技术,谁能研发出来并达到要求,再给谁补贴,而不是让企业养成对财政补贴的依赖,丧失自主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赛]
标签: 环保产业   时机   增长   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