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永恒工程,教师是点亮民族未来的光明使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魂、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立身、以扎实的专业学识启智、以博大的仁爱之心育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育人华章。
源头活水润无声——让理想信念在立体化育人体系中生根发芽
教育之魂在于铸魂育人,立德之本在于价值引领。新时代党员教师需做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者,当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教学实践中,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信仰的光芒照亮前路。通过“大思政课”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在“中国之治”的生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四个自信”的阐释中培育家国情怀。创新“行走的思政课”模式,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科研院所、乡村全面振兴一线,在实地研学中深化对“国之大者”的理解。通过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让理想信念成为学生成长最坚实的基石,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新竹凌云化春风——让人格魅力在言传身教中浸润心灵
师德如光,虽微致远;师爱如雨,润物无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最生动的教材,一举一动都是最直接的教育。新时代党员教师需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以高尚的师德垂范,用道德的力量感染学生;以仁爱之心育人,用真诚的情感温暖学生;以专业素养服人,用精湛的学识启迪学生。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索育人新路径,在“五育融合”实践中弘扬正能量。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同行者,让教育成为传递真善美的精神火炬。
知行合一启新智——让教育活力在守正创新中持续迸发
教育发展需与时俱进,育人实践贵在守正创新。新时代党员教师需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趋势,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新路径。推进“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实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启迪智慧,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涵养品格,让教育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智慧课堂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静待花开护成长——让每个生命在尊重理解中绽放光彩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事业,是面向生命成长的艺术。新时代党员教师需树立“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构建“分层分类”的个性化培养体系,实施“一生一策”的成长指导方案。通过“成长导师制”实现精准育人,通过“生涯规划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关注“学困生”群体,用爱心和耐心唤醒成长动力;关注“资优生”群体,用挑战和激励拓展发展潜力。让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个生命的独特绽放,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承诺。
极目远眺向未来——让教育事业在持续奋斗中再创辉煌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需要代代接力的伟大事业。新时代党员教师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育人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以全球视野审视教育发展新趋势,以创新思维破解教育发展新课题。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平台实现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建立“教学科研共同体”,通过“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机制实现经验传承与创新突破。用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书写新时代育人新篇章,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更是明天的希望;教师是今天的职业,更是永恒的事业。让我们以教育强国建设为己任,用信仰点亮学生心灵,用专业成就教育梦想,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育人华章。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教育者的智慧和力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学 徐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