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聚焦 > 基层治理 > 正文

“西牛东送”打开东西部协作新局面

基层治理(2)(1)

去年以来,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创新推出“西牛东送”项目,为东西部协作对口地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提供全方位支持。项目立足两地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成功打造了协作“新引擎”,构建了协作“新矩阵”,打开了东西部协作的新局面。在党建引领下,该项目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资源互补,还得到两地群众广泛支持,为助力两地发展注入了动能。

党建引领打造协作“新引擎”

“牦牛奶和咖啡的组合,有意思。”日前,在海洲街道举办的海宁市牦牛文化体验市集上,一款以牦牛奶为主要原料的咖啡备受欢迎,许多咖啡爱好者直呼新奇,纷纷下单。

海宁的牦牛奶咖啡卖得火热,远在四川黑水的养殖户们却是主要的受益人。原来,这是海宁-黑水两地“山海相连‘犇’向未来”东西部协作牦牛产业合作伙伴计划的重要部分。这杯牦牛奶咖啡的创意“版权方”——海宁市潮富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潮富公司”),则是此次“西牛东送”重要的参与者,其推出的牦牛奶咖啡、“联名牦牛礼包”等,有效带动了牦牛销售。

“潮富公司”是海洲街道党委创新打造的国资运营强社公司,近年来,在海宁-黑水东西部协作中,“潮富公司”充分发挥其灵活性优势,深度参与“西牛东送”等重点项目,精准抓取商机,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其推出的“冰川咖啡”“拼牛牛”团购等,频频成为“网红”产品、项目,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为黑水农牧产品销售打开了新局面。

高位统筹构建协作“新矩阵”

线上,“大潮优品”等平台销售火爆;线下,村、社区供应点排起长龙;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寻牛日记》等专题报道传播广泛,让更多人关注黑水产业故事、风土人情……在海洲街道党委的悉心谋划之下,今年的“西牛东送”矩阵效应显著,短短的1个月内,销售额达到165万元。

巨大的声势背后,是海洲街道党委通过党建联建等多样化手段,高效凝聚了供应链、产业链等资源,确保产品“卖得好、叫得响”。其中,依托“大潮优品”“832平台”等平台进行精准推介,联合多家媒体力量打造的《寻牛日记》IP,通过故事化营销增强品牌吸引力。此外,依托海宁皮革城国家级产业平台,海洲街道积极推进皮革制品公司与黑水的对接,不断丰富两地协作形式。眼下,总投资3500余万元的海宁对口援建黑水县中小微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牦牛绒二期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不断推进两地产业合作。

向深向实打开协作“新局面”

“虽然辛苦,但能帮助到黑水的朋友们,非常值得。”“西牛东送”开展以来,海洲街道基层村、社区的党员干部们“参与感”满满,管活动、管分发、管文创……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中,人人都能为东西部协作贡献力量。

海洲街道党委通过精细分工和科学筹划,确保项目部署明确,让党员力量深入参与。街道充分发挥服务业优势,用好用活商业广场等资源,推进志愿活动和文化活动融合(如牦牛文化市集),既提升“西牛东送”活动影响力,又给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近距离参与创造空间。以此为基础,“西牛东送”正在打开“山海一家亲”的深度协作新局面。

(吴姝瑶)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