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贯彻从严要求的新理念,坚定执行严的措施,以严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铁规矩,充分体现党风建设的思路理念创新、实践措施创新和法规制度创新。新征程上,全党仍需坚持守正创新,科学运用辩证思维、系统观念和法治理念,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政治定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贯彻实施党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持续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关键词】党的作风建设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动员令,由此推动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发生历史性变化,并取得历史性成效。同时,“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决定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刹各种不正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①由此可见,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任重道远,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既打好攻坚战,也打好持久战。
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思路理念创新:在指导思想上确立从严要求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制定与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体现了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导向。通过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机制,实现干部作风带动党风全面纯洁。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纠治不正之风、树立时代新风三个方面,实现思路和理念的创新性发展。
在发扬优良传统作风的思路上,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良作风就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②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方面,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既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又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在坚持和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方面,我们党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并建构起一整套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在坚持和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方面,我们党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纳入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第十条准则,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代得到创新性发展。
在纠治不正之风的理念上,确立辩证思维和法治理念。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章总纲中规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③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在党风建设上坚持问题导向,以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聚焦解决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纠治“四风”作为解决作风问题的重点任务;又坚持“两点论”,带动面上不正之风的治理,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积极培育和发扬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解决问题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④在重点纠治“四风”问题、全面推进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和严格的制度执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在树立新风正气的方法上,坚持贯彻系统观念。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将其与党的各项建设及党的领导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统筹考虑、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把作风建设融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使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进而同步深化。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良性循环。”⑤新时代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在严厉惩治不正之风的同时,深入开展时代新风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践行新时代共产党人价值观,树立求真务实、忠诚担当、廉洁奉公、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始终做到“三个务必”。在纠治“四风”的过程中,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始终做到“三严三实”。
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践措施创新:在贯彻执行上采用严的措施
新时代以来,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方面的实践措施创新。新时代以来,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方面,党中央带领全党准确把握作风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采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等措施,实现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创新运用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方式,在全党开展多次学习教育活动,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并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等教育内容,贯穿于这些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⑥针对党风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党的作风建设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纠治不正之风方面的实践措施创新。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纠治不正之风方面,创造性地运用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的方式,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全党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顽疾。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在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同时,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党的二十大以来,在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同时,继续把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在这个过程中,党中央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秉持系统施治理念,打出标本兼治“组合拳”,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以优良干部作风引领时代新风的措施创新。根据干部作风、党风、政风、民风、社风之间的互动机制,党中央推动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在严厉惩治不正之风的同时,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树立时代新风。各级党组织运用以上率下机制,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⑦
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法规制度创新:持之以恒制定和实施“铁规矩”
“建立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⑧,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目标。新时代以来,所形成的党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为核心,以有关规范党风建设工作的准则条例为主干,以有关规范党风建设工作的规定、规则为枝叶,以有关规范党风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个制度规范体系,成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根本保障。
构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方面的法规制度体系。从总体上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要求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要求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此方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及《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完善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供制度保障。2023年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及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等内容,进行全面规范。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在规范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干的同时,对坚持以学正风进行全面规范。
制定和实施一批发扬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优良作风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例如,《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对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思想作风和学风进行严格规范,规定理论学习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依规管理、从严治学等原则。《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对于规范和推动党内教育,包括发扬优良作风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具有重要价值。《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的通知》对于规范调查研究工作,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供指导。制定和实施一批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例如,《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起到在全党实现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并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全面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对党员培育优良党风,作出明确规定。此外,《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均有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条款规定。《信访工作条例》则对党政机关开展群众信访工作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和运作方式,作出全面规范。制定和实施一批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法规制度。为充分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作风,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十条,对其方法作出了全面严格的规范。中共中央印发的《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进行全面规范。制定和实施一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作风的法规制度。例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作出明确规定,有力保障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作风发扬光大。
构建纠治不正之风方面的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严的标准,制定实施一系列纠治“四风”问题的制度规范,有效遏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打击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遏制特权现象的规章制度。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内法规,还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等,有利于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出台并严格执行治理“四风”问题的系列规章制度。例如,《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都有利于纠治“四风”问题。而2015年、2018年、2023年先后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纳入违反政治纪律、违反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的行为情形规定,把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行为,纳入违反廉洁纪律和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情形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修订党纪处分条例,就是以严的基调、严的标准和严的措施,持续纠治“四风”问题。
构建弘扬新风正气方面的法规制度。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两次修订党章,把“伟大建党精神”和“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写入党章总纲,在党员义务中,增写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内容,增写党的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的内容,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些时代新风正气规范写入党章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树立时代新风正气的主要内容,作出原则性规范,包括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紧扣廉洁自律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重在立德,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构建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对党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等进行规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正面激励干部树立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新风正气,具有重要价值。《中央和国家机关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若干规定(试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的意见》,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严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始终践行党的宗旨,率先垂范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纠治“机关病”和“衙门作风”,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弘扬崇廉拒腐新风正气,构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新时代廉洁文化,也作出重要部署和系统规定。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研究生刘婀宁,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2025年度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和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重点课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025Z09)、湖北省纪检监察协会重点课题“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与党员干部作风关联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KT20250105)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网,2025年10月28日。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308页。
③《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22)》,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年,第447页。
④⑤⑥⑦⑧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第81页、第155页、第18—19页、第72页、第149页。
责编/贾娜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