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汇聚“双向奔赴”的发展合力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2025年11月5日,上海“四叶草”再次吸引世界目光。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4108家境外企业的庞大参展阵容,为中国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写下了鲜明生动的时代注脚。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供应链压力,进博会以“进口促循环”的独特逻辑,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动能。中国前三季度33.61万亿元贸易进出口总值、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的数据,印证了中国市场的强大“磁吸力”。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此集中亮相,彰显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创新“试炼场”与产业链“稳定器”的独特价值。

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展商变投资商”的蝶变。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23个自贸协定落地生效等实打实的举措,让“展品变商品”转化链路愈发通畅,让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更为坚定。

进博会不仅是商品的集市,更是制度型开放的“试验场”。本届进博会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新设的新材料专区、数字展馆,不仅展示了未来产业图景,其背后的实践更与自贸试验区的监管创新形成呼应,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规则深度对接。

当290家世界500强企业用行动为中国市场“投票”,这份信任根植于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从上海边检为展品开启“绿色通道”,到吉利德科学药物借进博快速获批,这些案例无不印证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含金量。

“不让任何国家被遗忘”的进博初心,在第八届展会上体现得愈发清晰。贝宁菠萝、马拉维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直达中国市场,卢旺达蜂蜜打开新销路,柬埔寨香米对华出口提升,这些鲜活故事正是“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的生动实践。

从首届的“东方之约”到第八届的“双向奔赴”,进博会的发展变迁正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中国用持续扩大的进口、不断优化的规则、普惠包容的实践,给出了响亮回答:开放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共荣共进共享发展才是人间正道。这份“开放答卷”正在续写新的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强劲的开放力量。(汪闻涛)

[责任编辑:张尧]